這幾日,對京師百姓來說,是熱鬧的,有趣的,種種謠言八卦,讓他們深深過足了癮,或許,這短暫幾日聽到的小道訊息,比往常各人幾十年加起來還要多。
八卦久了,也是有審美疲勞的,謠言版本太多了,翻來覆去也扯不出什麼新意。
所以坊間的樂趣,主要便轉向收集各種小帖畫冊,比如多爾袞淫嫂啊,夷婦哲哲逆襲小奴酋多鐸啊,偽胡皇兄弟與前偽太子獾子妻妾同樂啊,等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之低雅享受。
主要是這些美圖畫冊印刷精美,品種豐富,花樣繁多,讓人愛不釋手,其掀起的時尚收藏潮流,大大超過當年金瓶梅引起來的轟動。
甚至一些品味獨特之人,還大力收集準駙馬周世顯,與眾小相公大戰之畫冊,一時間京師上下,淫雨霏霏,彼道德水準,直線下降達百年之多,讓眾道德君子捶胸頓足,哀嚎不己。
一些謠言製造者也是目瞪口呆,直感摸不著頭腦。
正當坊間審美疲勞,大部轉移注意目標時,一大早,有如一聲春雷,讓將要冷卻的京師上下,再次沸騰起來。
訊息是從宮內,或是六部傳出己然不可考,這訊息太驚人了!
無數好事者激動宣稱,昨日晚間,他們在棋盤街看到各部大員,被匆匆召入深宮時,就己然知道,事情非常不簡單,果然,事實證明了他們的先見之明。
在他們大聲囔囔,還有無數激動人群傳播下,很快全城上下,世人皆知那等驚人之事,各大街有些冷下來的茶樓酒肆,再次爆滿。
那訊息便是,忠勇伯憤怒謠言,心傷之下嘔血數鬥。斷然下令大軍轉向昌平,不想到達京師這令人黯然神傷之所,也向謠言製造者,表達自己強烈的憤慨之意。
忠貞伯楊國柱。心憂國事,不忍見朝中失去大將,冒著風雪拜見挽留,其言詞之懇切,忠義之心思。令天公動容,暫停下雪半個時辰。
又有大將王樸,符應崇,吳三桂諸人,同樣深切挽留,薊遼總督洪承疇,本己有傷,心憂之下,甚至咳血半鬥,又有監軍王公公。哭泣挽留,冒著寒意,直奔京師,面見聖上,忠言進諫。
他們還繪聲繪影,描繪十萬邊軍如何憤怒鼓譟,還有他們齊吼不公之聲,將他們那種悲憤填膺,形象地闡述出來,看他們的表演。又令人毛骨悚然。
有感眾將懇切,忠勇伯己暫停班師之念,只與眾將聯名上奏,望天子聖皇。朝中諸公,徹查謠言,制裁謠言製造者,還忠義將士清白,不忍殉國英靈天國不安。
這訊息太驚竦了,短暫的沉默之後。無數好事者己然奔出京師,激動地趕去圍觀了,此次班師大軍主要聚於張家灣附近,這些好事者,他們將在第一時間,傳回第一手進展資料。
而在京師之內,爭吵的喧囂聲浪,似乎刺得天上的風雪,都要遠離這塊古老的城池之地。
從各大坊間,各大酒肆茶樓,可以看出,這訊息傳來後,挺王派再一次佔據上風。
他們大聲吶喊,言不可中了賊人謠言奸計,捕風捉影,陷害忠良,靖邊軍從戰起時,就一直忠義為國,豈能為了一些言官之流,就寒了忠勇將士之心?
眼前十數萬邊軍不平鼓譟,就證明了這一點!
他們很多人,還聚於棋盤街上,激動地向上下班的各部官員喊話,表示他們與忠勇伯一樣的憤慨之意。
相對比的,貶王派的囂張氣焰,大大減弱,特別很多御史史言官冷靜下來,深感風暴將要來臨,特別今日,聖上將前所未有的,舉行三次朝會,就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也有許多貶王派死硬到底,他們大聲叫囂,忠勇伯,不,王賊,此乃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他是在公然要挾朝廷,要挾聖君陛下,看看看看,王賊之如此桀驁,如此跋扈,真是無君無父,目無君上!
他脅迫邊軍,作出公然逼迫之舉,這是,萬死不辭其疚啊,先前謠言時各人還半信半疑,此時真正的信了。
雙方爭著爭著,九成九是大打出手,經常從樓上打到樓下,接著打到街上,雙方追逐,穿街過巷,一片狼藉,搞得維持治安的五城兵馬司巡邏兵們叫苦不迭。
當然,因為貶王派人數少了不少,挺王派人多勢眾,不但言論上大佔上風,動起手腳,也經常打得貶王派滿頭是包。
不過不論貶王派或挺王派,皆知坊間爭論一回事,主要看朝中意思如何,所以兩派還有中間人馬,將一個棋盤街擠得水洩不通,每有官吏出來,便是一湧而上,打探事情進展。
面對大眾,諸官吏神情各異,有人神情惴惴,有人意氣風發,有人一張死人臉,有人高深莫測,有人……不過無一例外的,都是一副無可奉告的神情。
越是如此,眾人越是心中癢癢,每當有人神神秘秘的透落隻言片語,立時將事件推向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