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福王 (第1/3頁)

呂維祺示意王胤昌不必在這事情上多加糾纏,他卻說起另外一事。

“老夫最讚賞王將軍之事,便是崇禎十一年南下鉅鹿,義無反顧,與盧大人血戰沙場,痛擊胡虜,使其不敢小窺我中國無人。惜天不假年,盧大人身死殉國,然其英靈不滅,卻是我輩楷模榜樣。”

或許王鬥崇禎十一年隨盧象升出戰,最大的收穫,便是獲得一個忠義無畏的名聲。王鬥不懼楊嗣昌,高起潛等人報復,毅然南下鉅鹿,與盧象升並肩血戰,大明許多文人提起此事,都不由讚一聲:“此人雖是武夫之輩,卻也懂忠義報國的道理,難得難得。”

提起盧象升,王鬥也是眼睛一紅,往事潮水般湧上心頭。

看他的樣子,呂維祺暗暗點頭,繼續道:“盧大人剛直不阿,王將軍不懼奸邪,皆是一時之才俊。惜時雖有賢相在朝,奸邪仍在,眾正盈朝之局,己是一去不返,盧大人九泉之下,想必也是心傷不己。”

王鬥忽然心中湧起一股厭惡,呂維祺題外之意,他己是明白,這奸邪指的是誰?當然是楊嗣昌,賢相指的是誰,卻是此時的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李日宣。

李日宣是東林黨成員,天啟年被彈劾為“東林邪黨”而削職。薛國觀被罷免後,便由他擔任吏部尚書與內閣首輔。李日宣上位後,最大的興趣,便是攻擊與彈劾楊嗣昌,呂維祺是東林黨鐵桿成員,自然覺得有義不容辭的呼應義務。

對王鬥來說,他對大明朝上下的黨爭頑疾是深惡痛絕。對他來說,不管是什麼黨,不管是文人也好,武人也罷,只要黨爭不幹實事,就不是好貨。

他當初跟隨盧象升作戰,也不是為了黨爭的原故。盧象升雖然是東林黨成員。卻懂得國難關頭挺身而出,所以值得王鬥追隨。如果盧象升當年只是一個懂得黨爭之輩,王鬥也不會置自己性命於不顧,毅然隨他兵困鉅鹿。

眼下大兵壓境。呂維祺還忘不了黨同伐異,似乎這比保住洛陽更為重要,怎能不讓王鬥心頭厭煩?

老實說王鬥對楊嗣昌極為不滿,此人不是能臣也非佞臣,只是一個神經質罷了。他的所作所為。就是為達到自己理想所以不擇手段,擋住他路的人,卻會被他除去。雖有報國之心,卻是手段與眼光有問題,所以國事越壞。

對王鬥來講,李日宣、呂維祺等人,沒比楊嗣昌好到哪裡去,甚至頗有不如。

楊嗣昌還懂得做點事,雖然事情越做越壞。崇禎皇帝之所以與他善始善終,始終袒護。也是看中他能從全域性出發,暫時為自己解去憂愁,不結朋黨,也不空談。

李日宣等人卻純粹為了黨爭而黨爭,反對而反對。王鬥雖然對楊嗣昌不滿,也不會成為別人黨爭的工具。況且到了明末,找靠山,黨爭什麼的都是旁門左道。

放在往日,不論是王胤昌,又或是呂維祺。都是王鬥需要仰望的人物,眼下卻是他們來拉攏自己,難道是王鬥長得英俊?不是,是因為他手上有一隻無敵的軍隊。

明末軍閥勢力己成。甚至南明弘光帝上位,都要靠軍閥軍頭的力量,王鬥更不會丟了西瓜撿芝麻,他明白自己主要精力該放在哪一處。

看著呂維祺期盼的目光,王鬥緩緩道:“盧督臣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呂維祺一愣。他還以為王鬥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正要繼續點破,王鬥卻是接著道:“本將身為大明將官,手上的軍隊,便是皇上的軍隊,一切以皇上馬首是瞻,皇上讓我打到哪,我就打到哪。本將的忠義之心,天日可鑑。”

呂維祺撫著自己長鬚微笑點頭,心中對王鬥評價更高一層,這王鬥心智可與他的外貌不相附。心思的老成,可與朝內外多年的老官僚相提並論,虧他還說得這麼義正辭嚴,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

來日方長,呂維祺第一次試探,就這樣結束了。

……

王胤昌再繼續向王鬥保證糧餉供應後,談起王鬥與陳永福駐紮問題,來到洛陽,他們的軍隊,當然不能一直駐守在郊外。

經王鬥提議後,王胤昌也贊同他與陳永福的前鋒營,駐守在洛陽城的北關。其實一些大城池外的關城,主要作用便是護衛城門方向,然後裡應外合,內外夾擊,不過因為守軍的緣故,關城的作用往往沒有體現出來。

不過舜鄉軍不同,北關離洛陽主城不過兩裡,他與陳永福大軍留一部分人駐守。餘者作為遊兵,即可守城,也可時不時從北關衝出來,從背後攻擊攻打北門與餘者各門的流寇,使得闖軍不能投入所有精力攻打洛陽主城。

安排了王鬥與陳永福駐守事宜,又留下一個官員教授王鬥等人面見福王禮儀諸事後,呂維祺與王胤昌等人告辭離去。

三天後,也就是臘月十四,舜鄉軍與前鋒營從東關進入洛陽城中,那天從東關大石橋一直到長春門,密密麻麻擠滿了圍觀的洛陽民眾,大軍所到之處,引起一片片的歡呼之聲,軍民的軍心士氣,沸騰到極點。

舜鄉軍最精銳的護衛總開路,他們人人騎著駿馬,魯密銃手背上長長的銃管,讓百姓們好奇地討論這是什麼鳥銃。

隨後是王鬥與陳永福的大旗,王鬥穿著御賜盔甲,陳永福也是打扮齊整,他們騎在馬上,滿面笑容地對街上百姓拱手。引來一片片密集豎立的大拇指與叫好聲。

接著是舜鄉軍騎兵,陳永福家丁營。不但是李光衡的正牌騎兵,便是溫方亮與高史銀的騎馬步兵同樣算成騎兵。他們皆是五馬一列並轡而行。

身穿棉甲的舜鄉軍鳥銃手揹著鳥銃,身披鐵甲的長槍手則將槍桿插在馬鞍套上,舉目看去,長槍的長度如一,形成一片密密威武的槍林。算上陳永福家丁營,這騎兵便有六百多列,似乎總也過不完,那鐵蹄的轟隆隆聲始終不斷。

街旁的百姓交頭接耳,在他們看來,官兵的騎兵都是精銳。僅這三千多的騎兵,看來守住洛陽城就沒有問題了,這騎兵過來,百姓們熱情更為高漲。

最新小說: 我就上山打個獵,你讓我逐鹿中原? 無神論者與諸神 大宋謎案錄 神的遺留國度 第三性別 冠軍足球 遊戲王祈願之雙劍 異界的艾澤拉斯軍團 在我的魔法面前跪倒吧 隨意穿梭二次元 我在末世有盆花 地下荒陵 真愛的力量——談戀愛,很簡單 網遊之巔峰鬼尊 真愛的力量:談戀愛,不簡單 紅樓:夜天子 我的末世基地車 虛擬網遊之騰龍 代號9249 摘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