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步入章州以後,隨著地理位置愈發靠南加之山勢變矮,周圍的植被較之泰州也開始出現變動。
筆直高聳的針葉林更多被較為低矮的闊葉植物所替代,這些高度大多在十米內的樹木有著更寬大的葉子,在盛夏時節呈現出深邃的碧綠,遮擋住了大片的陽光。
而即便是在那些樹木較為稀少因而陽光充足的地區,長著漿果帶刺的灌木類也密密麻麻。整片樹林除卻和人開闢出來的輔道,幾乎就沒有多少可走的路,入眼所見盡是碧綠,雖生機勃勃,卻透露著拒絕人類涉足的意味。
若非任務需求不可避免,越是有經驗的冒險者其實越是傾向於沿著開闢好的道路前行。
貿然進入這種植被叢生的荒野風險重重,先是一邊開路一邊前進很花時間,更不要提身處密林之中植被都是一個風貌,人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
其次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下腳的地方到底只是一團蓬鬆的草地還是結實的土壤,一個不小心踏空摔下山崖的可能性也不低。或者慌亂之中胡亂伸手去抓的小樹枝是長滿了尖刺的毒物抑或螞蟻的巢穴,頃刻之間就能讓你手掌發腫進而擴散到全身痛苦異常。
再加上潛藏在林間地表茂密灌木與石塊之下的各種毒蠍毒蛇,夏季炎熱的天氣喚醒了這些冷血生物,此刻它們正因飢餓而富有攻擊性。儘管人類體型大小的生物通常不是蛇蠍的獵物,但它們在應用毒液擊退這些體格是自身數十倍的入侵者時也毫無吝惜。
就連伸手去扶一棵樹也可能會讓你喪命。這並非危言聳聽,在這種生機勃勃的密林之中不亂摸不亂碰是基礎的常識。哪些東西有害而什麼樣的道路是不靠譜的,沒有足夠多的知識貿然闖入未經開墾的地帶,最好的結果都會是迷路在裡頭需要等待別人救援。
所幸這支先遣小隊中有野外經驗的人並不在少數。賢者用隨身的匕首一刀切下了一根枯枝又稍微削了一下去除多餘枝丫,用作探路的行杖。之後一行人儘可能找視野較為寬闊的地方,遇到枝葉茂密需要強穿的部分也會先用單手刀進行清理。
長度適中的蘇奧米爾單手戰刀用作多用工具相當合適,未經漸薄處理的它那厚實刀揹帶來的沉重劈砍,拿在賢者手裡時就像一把大號的柴刀。
手起刀落,原本茂密的林間便豁然開朗。視野被拓寬,地面則被再三踏實,亨利以驚人的效率為後續的成員們開闢出了一條穩固的道路,而只需要跟著他走便可以,不必更多費心注意腳下的其他人則可以將自身的精力用於觀察周圍是否有水源相關痕跡,以及潛在的威脅。
《吞噬星空之簽到成神》
章州的輔道四通八達,如我們前面所提,除國道是新京公辦以外,實際上各地的道路更多是人們圖方便隨意為之。
輔道除部分路段是重新開闢以外,大多也僅僅是將原本存在的道路重新加固利用罷了。
所以即便稱呼為輔道,但這也只是如今的人們用慣了這個詞彙。它並不像國道那麼工整規範,而實際上是由一整系列盤根錯節互相連通甚至不少地方已然廢棄的道路組成的體系,所以更為官方的說法應當是輔道系統之類。但人們既然已經用慣了這個說法,也便就這樣延續下去了。
亨利一行的第一步是沿著道路往上走以獲得更大的視野,但輔道的主要部分因其功能是緩解國道壓力緣由,所以中途便改了方向,是向著南面走去的。
而在偏離了較常被使用的部分以後,餘下的道路就時常需要停下來尋找,並用單手刀進行開闢工作。
品質算不上優良,然而這把單手刀仍舊堪用。東海岸北部的冰雪小國盛產優質鐵礦,這就如同廚子們愛說的那句“誰都能把上等牛肉做得無比美味”一樣,素材的品質之高使得隨便一個鐵匠也能把東西處理得踏實耐用。
用鈍了磨一磨便是,作為傭兵,作為冒險者,各種修繕工具如磨刀石與保養油等基本上是不會離身的。大大小小的冒險者相關店鋪總會賣那種切割成掌心大小的磨刀石,這種便攜的尺寸很適合裝在皮包裡帶在身上。它通常是很細的精磨石,用來修復利刃的正常磨損。
但若是經歷過血戰或者非正常使用,例如新手們常見的瞄著對手的武器——而不是身體——攻擊造成的崩刃與捲刃,或者某個笨蛋把自己的劍當成頁錘對著穿著盔甲的對手最硬的地方一通亂敲。這種程度的損毀就只能換一把,或者交予專業鐵匠進行修復工作了。
當然,一把砍得坑坑窪窪劍刃像是鋸齒的劍依然足夠致命。儘管它沒那麼高效了,但在緊急情況下仍舊可以拿來繼續戰鬥。
——話歸原處,如我們的賢者先生與洛安少女這樣老練的冒險者,除卻備用衣物與寢具這些存放於露營地點的大件物品,通常身上都會形影不離地帶著一些必備的小物。
簡便的火鐮和石英配上碳布僅僅佔據掌心大小的空間;切成小拇指長浸了融化蜂蠟的麻繩只要揉開就可以成為不錯的引火物和臨時燭芯。此外再加上縫紉套裝與修復利刃用的磨石,再備上一些藥草繃帶之類的急救用品,將這些分裝到縫隙和表面都抹了蜂蠟烤融進去的防水腰包,便構成了形影不離的隨身套裝。
老練的冒險者都有自己的一套隨身裝備,這套裝備通常是和匕首短劍結合在一起的。而隨身的長劍之類則透過可拆卸的掛扣或者皮帶扣額外掛載。如此的設計是為了方便在進入室內坐下時可以暫時解除長劍,又或者在一些禁止明面攜帶刀劍類武器的地方,可以先摘下裹起來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