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體裡流淌著那個曾雄踞四方的帝國那些祖輩的血,所以他們自然是要比什麼人都高貴的。
可這份高貴大部分時候並不為他人買賬。
更往西去,那些金髮碧眼的異族正在崛起,與西側教會異端分支繫結的奧托洛帝國在虎視眈眈。而即便是自稱偉大正統拉曼傳人的帕德羅西,其國土相較過去的拉曼帝國亦縮水嚴重。
所以高貴倔強的拉曼人,其高談闊論到最後往往都會迴歸至“祖上曾闊過”。
最好的時代過去了,如今是黑暗的年代。這是各地的拉曼文人最愛宣傳的強調——唯獨現今的帕爾尼拉除外。
黃金時代再次到來了。
飛速發展快速累積的財富促使人們自信心開始膨脹了起來。
而這卻並不完全是瑪格麗特願意去看到的。
這是一把雙刃劍。曾經光榮的拉曼民族復興了,再度高貴,再度偉大起來了。
代價是什麼呢。
奴隸制尚未消亡,儘管短期內因為用人崗位減少的緣故奴隸主們趁機哄抬價格,變得昂貴起來的奴隸們也能獲得主人相對較為人道的對待。因為他們不再是那麼廉價的消耗品。
可時間流逝,價格終歸會降回去。
而且帕爾尼拉街上曾經那些遠近聞名的矮人工匠們也不知何時不見了蹤影。他們的工坊忽然哪天就被人類的商人給接管了。
隨著經濟復甦城邦繁榮,人們的口風也越來越統一,帕爾尼拉是偉大的,瑪格麗特殿下是值得尊敬的,身為這裡的市民令人自豪。
那麼這以外的呢?
一捧一踩,是常有的風氣。
瑪格麗特在經濟命脈的走向上呈現出了出色的水平,但她終歸還只是個年輕人。
她仍不明白即便認認真真做事,這個世界上也仍有無窮盡以利益為始發點的惡意會朝向自己湧來。
等她回過神來的時候。
“皇室應該給予瑪格麗特殿下宮中高位。”
“比起整日只會宣揚救贖的無能教會,瑪格麗特殿下才是真正能給予吾等救贖的人,她應當被封為聖人。”
一切早已註定會發生的事情,在某些勢力的暗中推波助瀾之下發生了。
於1332年6月17日,以南方小國外來工人等底層群體為主的,在煽風點火之下將近5萬名群眾聚集至帕爾尼拉城教會門前,舉牌並齊聲要求主教封瑪格麗特為聖人。
之後在白色教會神職人員解釋封聖一事並不能如此簡單解決無果後,工人攻破了教會大門並對內部進行了打砸搶,甚至有人脫下了主教的聖冠並予以毆打。
史稱“聖·瑪格麗特事件”的這一惡性衝突在帝國內外引發了巨大動盪,而作為風口浪尖的存在,瑪格麗特到這時才後知後覺到自己已經被推上了皇室與教會的對立面。
事後調查時在許多地方都不無發現了暗中推波助瀾者的蹤跡,而根據親衛隊長騎士菲利波的調查,很多東西順藤摸瓜都能找到其他大貴族的身上。
這是帕爾尼拉以外那些老練貴族對於她在之前先人一步奪得勞動力大肆發展的報復。
她成為了導火索,成為了衝突明面化的矛尖。
商業發展資本累積,與崛起的商人階級結合的貴族們不再滿足於自己手中權力屈居於神權與皇權之下。
他們。
想要更多。
皇室羸弱無力,而教會也日漸凋零。聲勢龐大的貴族們如同豺狼虎豹,早已摩拳擦掌等著重新瓜分帝國境內的財富。
而在這一時刻冉冉升起卻又與皇室千絲萬縷相連的瑪格麗特這顆新星,就成為了他們借刀殺人最好的選擇。
民眾是愚鈍的。他們內心中想必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是受了唆使,還一心一意覺得是眾志成城,在為大恩人大小姐爭取她應得的榮譽。
聲勢浩大,而她已被推到一個身不由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