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3年的東海岸,生靈塗炭,大地血流成河。
在東有高地民、南有拉曼暴民的情況下,帕德羅西帝國的貴族們卻未能結成統一戰線,而是因為皇帝駕崩又沒有適齡繼承人的最高權力空缺,開始了內戰。
自“歐羅拉的噩夢”事件作為開展,整個帝國上下都陷入了動盪,從最繁榮和平的年代一下子就跌落到了連生存下去都十分艱難的時代。
領主之間互相征伐令許多青壯年勞動力死去,田地無人耕種。
物資短缺起來,世道就也隨之變得險惡。飢腸轆轆的人們最終選了掠奪他人為生,即便是最為淳樸的教徒到了這時候也將內心中的道德讓步於生存下去的本能。
“真諷刺,道德的淪亡,從繁榮到破滅竟可如此輕易。”落魄的拉曼文人留下了這樣的辭句,可他們在說起這些的時候似乎忘卻了自己曾以筆為劍為希格蘇蒙德皇帝的戰爭推波助瀾的事實。
並且無一例外,每一個失去了自己優越生活的拉曼文人都會將這一切動盪的原因總結到蘇奧米爾。
總結到海米爾寧的身上。
那安穩時日覆滅的原因在於他,這可憎可惡的叛徒舉起了反旗最終導致了這一切結果。
他們奮筆疾書,留下了無數詛咒他抹黑他的辭句。
儘管這對於當下的世道沒有任何改善,但是這些文人深刻地認為自己是在“記錄下應當銘記的真相”。
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整個東海岸都陷入動盪的這一時期,恰是最適合耶緹納宗的宗教人員擴大勢力的時間。人們都祈求著神明祈求著教會的出現,但趁著教皇在猶豫著是否要離開安詳的蘇奧米爾這一空當,卻有某些人搶得了先機。
一個自稱為“伊裡米莫爾”的宗教組織,在1343年的5月開始由南向北迅速地擴散了開來。
到了同年的鬼節前後,它已經在民間具有了相當龐大的影響力。
伊裡米莫爾自稱是白色教會的分支之一,而這個名字的意思翻譯過來乃是“我的理想之鄉”,因此人們也開始與耶緹納宗並稱,稱呼它為“理想宗”。它如同一千多年前的白色教會一樣瘋狂地生長,而許多本來將信將疑抱著一探究竟的想法前去的人,也都在回來之後自稱是“受到了神明的洗禮”。
在家人和朋友們的眼中,他們開始變得十分怪異。
不吃不喝,甚至不需要睡眠。
“禮讓”成為了基本,他們似乎是擯棄了一切的欲求將自己一切財物與家產都贈送給他人。
而當有家人反對這類事情時,他們往往會被已經改變的家人強行地帶到理想宗的佈教點所在,緊接著在歸來時也同樣變成了這樣無慾無求,不會生氣,永遠帶著微笑的至善之人。
彷彿真的“存在意義就是為了讓世界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一般,許多無法接受這一切的人整個家庭都分崩離析,仍認為自己是正常人的人拼命逃離了這一切,但在不知情的人眼裡理想宗是一個無比偉大又美妙的教派。
好名聲迅速地擴散了開來。
“在這裡你可以獲得平靜,這裡不會有紛爭,人們捨棄了貪婪,捨棄了俗欲,在這裡你們可獲得永生。”
比起白色教會傳統“來世將會解脫”的畫大餅式宣傳方式,理想宗做法立竿見影。
只要加入他們你就再也什麼都感受不到,可以從這一切苦痛之中逃離。
不需要吃喝,也無需睡眠,內心當中僅有無盡的平和。
假如這還不夠的話,甚至有人聲稱自己在理想宗的信徒當中見到了已故的親人,分明應已死於戰火之中的人,卻在這個理想宗的教會當中活得好好的。
說出這種話的人自然在之後也成為了這個新生教派的成員。
影響力在民間深深紮根之後它開始向著貴族階級蔓延,緊接著是原本耶緹納宗的許多宗教人員也開始改宗。
這一點終於使得原在蘇奧米爾的教皇感到了威脅。
“這是什麼奇怪的虛偽教派,假借我白色教會的名義行事!”教皇先是接連發出了好幾封通告進行譴責。
緊接著在1343年的9月份,自與希格蘇蒙德一世決裂以來就未曾離開過蘇奧米爾的教皇烏魯諾寧七世親自抽身南下,前往與已經改宗的帝國北方大主教進行溝通。、
許多虔誠的耶緹納宗教眾都鬆了一口氣,他們開始歡呼。理想宗這個詭異的組織宣揚的“現世平和”論讓信奉“現世受苦來世獲得嘉獎上升神國獲得平和”論的信徒們無法接受,認為這是違背了神明創造人類的本意。而他們詭異的瞬間就讓人入教的方式也讓他們感受到威脅和恐懼。
因而當教皇要來廢除這個可憎又詭異的假冒宗教組織時,處於混亂之中的帕德羅西信徒們好像找到了主心骨,
但一切的發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您是認真的嗎殿下!”帕德羅西出身的歐羅拉地區大主教里昂幾乎是以下克上一般地對著烏魯諾寧七世開口,而蒼老發福的教皇只是微笑著看著他。
“是的,里昂殿下,也希望您能夠體會到理想宗的美好。”
他如是說著——他們所在的地方乃是帝國北部也是整個帝國境內僅次於帝都,第二大的城市帕米迪歐恩的中心廣場。
此刻整個廣場擠滿了人,而教皇與耶緹納宗的眾人正要從後臺的帳篷之中走到講臺上去。
“我無法認同,教皇殿下,我無法認同,以蘇奧米爾大主教的名義,我請求您深思!”里昂如是說著,而其它當初沒有與教皇同去的主教們也都是贊同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