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恢復神智的那一刻魔女帶領著大量的食屍鬼衝過來圍住了他們,雖然數量眾多,但卻盡數都是身形嬌小行動迅的型別。那種更加強大更加難以殺死的巨型食屍鬼一個都沒有,並且被殺死以後也無法見到更多的補充。
從這不難得出結論。
魔女已無可用之兵。
這就是決戰的戰場了,在這裡解決這一切的話,就真的都結束了。
——談何容易。
“哈啊啊啊啊啊啊——”“嘭——呲呲呲——”像是丟個大麻袋一樣,高聲喊著的艾莉卡用槍尖挑中了阿道佛斯的披風一卷緊接著把他整個人給甩了過來,在地上撞了個狗吃屎的聖騎士盔甲摩擦地面出了鏘鏘的聲響。
“因他馮埃克西歐奧爾諾拉諾,阿道佛斯!(用你自己雙眼看清這世界吧,阿道佛斯)”衝上前來手按在他臉上的奧爾諾用堅決的聲音迅地對聖騎士進行了法術干擾——只有在這種近在咫尺的物理接觸距離之內,奧爾諾的魔力才能勝過魔女,從而為隊友解除影響。
“啪——”阿道佛斯倒在了地上,米拉彷彿變成了一個搬運工,沒有加入戰鬥而是把昏迷的隊友拉回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體格比年青人還要大還穿著全套甲的聖騎士拖起來在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女孩咬緊了牙關使出了所有一絲一毫的氣力才能拉得動他。但與此同時外圍的亨利和艾莉卡卻開始陷入困境了。
三百頭食屍鬼,如果換成是那三頭地龍的話,付出一定的代價戰勝並非難事。可能夠擊敗地龍的亨利還有艾莉卡這兩人面對數量居多的食屍鬼卻並無壓倒性優勢,這在常人看來是一種難以理解的概念,但熟悉了戰爭摒棄了那種黑白分明單純比個數值大小的簡單思維後,你就能明白為什麼。
戰鬥不是簡單的攻擊力和防禦力,大的就能打得過小的這樣的數值問題。
還涉及到體量與容錯率。
將近十噸重全身覆蓋鱗甲少有防禦漏洞的地龍,是攻防兼備的主力騎士。亨利和艾莉卡能夠擊敗它們,就像是一些老手傭兵可以利用全身甲的騎士活動不便的特點襲擊他們盔甲縫隙弱點,造成巨大傷害一擊斃命一般。
這是屬於個人所持“矛”的極端,但戰鬥並不是只要能打就能贏。
大型龍類生物體型帶來的衝擊力和防禦力,與人類成群結隊結成軍隊是同一種概念。它們帶來的是體量和容錯率,一百人的軍隊當中五個人喪失戰鬥能力仍舊能夠保留絕大多數的戰力,而八人的精銳部隊誠然效率更高了,若是出現了同樣人數的傷亡,那麼隊伍基本就已經接近崩盤。
灰鋸脊地龍可以在食屍鬼叢集當中橫衝直撞造成殺傷,但亨利和艾莉卡不行。不單是因為他們得護著正在進行某種施法的奧爾諾以及處於呆滯狀態的其他幾人,還因為他們承受不起有人員折損的風險。
他們能做的僅僅只有維持這個防護圈罷了。
而這如果是在仍舊有一百多人或者是出時的四百人大軍的話,會變得無比輕鬆。
但事與願違。
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即便是賢者,面對捉摸不定的未來也只能做出在當下看起來是正確的選擇。由於他歷經過的許多事物帶來的充沛智慧,這個選擇或許在今後的很長時間內也被證明是正確的,可當半個世紀過去了,一個世紀過去以後呢?
沒人能預見未來的一切,因為所有的事物都是時時在運動著的,事與事之間的關聯不會像是簡單的兩個點之間一條直線那麼簡單,而是像投入到水池當中的漣漪濺射開來影響著整一個池子當中所有存在的事物。
分兵,減少人數,被魔女的能力所影響操控導致敵人大量增加這一方面的風險免去了。從這一點上看是正確的選擇,但人數變得如此稀少面對數百頭食屍鬼,他們卻又要面臨容錯率方面的問題。
這便是他們所面臨的哪怕是亨利也無法解決的窘境。
魔女最強大的武器不是影響創造出這種扭曲亡靈指使它們進行進攻的能力,也不是能夠影響到天氣的龐大魔力,甚至都不是她對人類心靈進行操控進行侵蝕的詭異黑魔法。
而是未知。
正如米拉與菲利波在數分鐘前的交鋒一般,存在於一個體系當中有規有矩的東西,儘管有許多都是前人總結下來的出色成果也可以揮出很高的效用,但在同樣熟知此物的人手中,它就變得有跡可循。
成為了一種可以用來“預讀”的條件。
對方會做些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只要對此知根知底,那麼就能明白對手想做一些什麼。
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感受到的細微力道,你能夠明白對手想做什麼,想運用出哪一個“招式”,從而明白自己應當採取怎樣的應對。
可魔女不是這樣的對手。
她是混沌,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