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派出的信使,在天明時分就到達了章武。
高幹看完袁尚派人送來的書信後,遞給了一旁的東萊太守管統,隨口說道:“管太守,你看看這封信,然後再給我提一點建議。”
管統走馬觀花似的看完信件上的內容後,不禁皺起眉頭說:“真是沒想到,大公子和二公子原來是被冀州軍俘獲了。可讓人奇怪的是,冀州牧不光沒有殺他們,反而派人護送他們返回南皮。”
“管太守,你說說,”高幹望著管統,問道:“冀州牧為何要這麼做啊?”
“這還不簡單嘛,”韓湛所使的這條驅虎吞狼之計,根本瞞不過明眼的人,高幹不屑地說:“冀州牧肯定是知道如今的渤海太守,乃是吾舅父的幼子袁尚,因此才會使出這般毒計,讓他們兄弟幾人自相殘殺。”
“元才將軍,”管統等高幹說完後,試探地問:“如果他們兄弟三人真的打了起來,不知你會幫誰?”
“幫誰?本將軍也不知道。”聽到管統的這個問題後,高幹冷笑了一聲:“不過以本將軍的分析,既然在南皮城內有那麼多顯思的舊部,他們肯定會給顯思出謀劃策,讓他們派人來聯絡吾,與他共破袁尚。”
見高幹始終沒有給自己一個滿意的回答,管統又繼續問:“元才將軍,假如大公子也派人前來聯絡,不知你打算支援誰?”
高幹沉默了片刻,隨後說道:“若是今日午時,本將軍還沒有收到顯思派人送來的書信,那麼本將軍就幫顯甫。不管怎麼說,他都是舅父所任命的渤海太守。”
管統從高幹的話中,聽出對方的本意是想幫袁譚,否則他怎麼可能要等到中午再做決定。管統一向對袁譚有好感,見高幹也願意支援袁譚,便沒有再問下去,而是陪著對方在議事廳裡靜靜地等待袁譚使者的到來。
而遠在鄴城的韓湛,扳著指頭算了一下日期,覺得袁譚、袁熙兄弟應該已經回到了南皮,便命人將荀彧、荀攸、沮授、田豐、黃忠、典韋、夏侯蘭等人找來,對他們說道:“呂曠呂翔護送袁氏兄弟前往渤海郡,想必此刻已經到了南皮。如今春耕已接近尾聲,本侯想等子龍將軍一回來,就立即派兵東征青州,不知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韓湛的話音剛落,黃忠、典韋、夏侯蘭等人便從佇列中走出,齊聲說道:“末將願往先鋒,請主公恩准。”
“且慢,且慢!”三人的話剛說完,沮授就站出來制止:“如今宮殿尚未完工,就要出征青州,到時勢必會從工地抽調大量的民夫,從而影響到宮殿的修建進度。以授之見,還是等宮殿完工,將聖駕從冀州迎來鄴城之後,再說出兵之事不遲。”
“沮監軍,”典韋聽沮授這麼說,有些不耐煩地說:“修建宮殿的工期,最初說只有三個月,如今都過了半年,什麼時候能修好,依舊是遙遙無期。假如永遠修不好,那是不是永遠不出兵了?”
“典韋!”韓湛聽到典韋衝著沮授大發牢騷,連忙開口制止道:“沮監軍正在為聖駕修建宮殿,只要能讓聖駕住得舒服,莫說修半年,就算是修一年、兩年,也是理所應該的。”
見韓湛出口支援自己,沮授臉上露出了感激之情:“多謝主公的體諒。授才疏學淺,雖然竭盡全力,但依舊無法在短期內完工,真是汗顏啊。”
“主公,屬下有一事不明。”站在一旁的荀攸,忽然開口問道:“如今袁紹下落不明,袁譚袁熙二人計算不殺掉,也應該將他們軟禁在鄴城,怎麼能輕易地送還渤海郡呢?雖說可以讓他們與袁尚爭權奪利,但誰擔任渤海太守,對我們來說,都沒有什麼影響。為何主公還要努力地做局呢?”
韓湛等荀攸說完後,心裡暗說,在真實的歷史上,袁紹在統一了北方之後,讓自己的長子袁譚擔任青州刺史,二兒子袁熙擔任幽州刺史;外甥高幹擔任幷州刺史,小兒子袁尚擔任冀州刺史。
袁尚派出的信使,在天明時分就到達了章武。
高幹看完袁尚派人送來的書信後,遞給了一旁的東萊太守管統,隨口說道:“管太守,你看看這封信,然後再給我提一點建議。”
管統走馬觀花似的看完信件上的內容後,不禁皺起眉頭說:“真是沒想到,大公子和二公子原來是被冀州軍俘獲了。可讓人奇怪的是,冀州牧不光沒有殺他們,反而派人護送他們返回南皮。”
“管太守,你說說,”高幹望著管統,問道:“冀州牧為何要這麼做啊?”
“這還不簡單嘛,”韓湛所使的這條驅虎吞狼之計,根本瞞不過明眼的人,高幹不屑地說:“冀州牧肯定是知道如今的渤海太守,乃是吾舅父的幼子袁尚,因此才會使出這般毒計,讓他們兄弟幾人自相殘殺。”
“元才將軍,”管統等高幹說完後,試探地問:“如果他們兄弟三人真的打了起來,不知你會幫誰?”
“幫誰?本將軍也不知道。”聽到管統的這個問題後,高幹冷笑了一聲:“不過以本將軍的分析,既然在南皮城內有那麼多顯思的舊部,他們肯定會給顯思出謀劃策,讓他們派人來聯絡吾,與他共破袁尚。”
見高幹始終沒有給自己一個滿意的回答,管統又繼續問:“元才將軍,假如大公子也派人前來聯絡,不知你打算支援誰?”
高幹沉默了片刻,隨後說道:“若是今日午時,本將軍還沒有收到顯思派人送來的書信,那麼本將軍就幫顯甫。不管怎麼說,他都是舅父所任命的渤海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