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李靖帶來的訊息,讓沉浸在祥和氣氛中的文武百官,立刻都嚴肅了起來。
突厥與大唐是世仇。
貞觀元年的一場入侵,幾乎攻下大唐的都城。
這種深仇大恨,只要是唐人,都會念念不忘。無論如何,也要一雪前恥。
現在突厥衰弱的訊息傳來,這種千載難逢的訊息,怎麼能不讓人興奮?
很快,李世民一聲令下。
還在營地中的文武百官,立刻匯聚到了大帳之中。
就連陸然,也被請到了這裡來。
大帳之中,在李世民的命令之下,李靖,將東厥這兩年的動靜,全部說了一遍。
然後,他才施施然的說道。
“契丹酋長來降,此乃四夷遠歸,諸侯賓服。”
“莫說是拿梁師都來換,就算是用頡利,這賊酋的腦袋來換,我也絕對不會答應。”
“泱泱大唐,豈能做出這種事兒來?”
“去年突厥兵敗,今年諸部離心。”
“諸位臣工,可以議上一議,如今,我們究竟要如何針對突厥?”
李世民話剛說完,杜如晦立刻出列。
他是兵部尚書,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朝廷可能用兵,當然少不了他。因此也隨著李靖一同見駕。
出列之後,立刻高聲奏報。
“啟稟皇上!”
“臣請北擊突厥,犁庭掃穴。趁此次突厥虛弱,一鼓作氣,將其徹底消滅!”
他是京兆人,從晉陽起兵之後,就是李世民的謀臣。一直為皇上出謀劃策,是鐵桿兒心腹。
因此,十分清楚皇上,對於突厥人的仇恨。
再加上,這些年,在梁師都這個漢奸的唆使下,突厥小股部隊,屢屢劫掠。導致了山東商路斷絕,關中鹽荒。
這讓杜如晦,也恨突厥入骨。
有如此大好機會,怎麼可能錯過?
兵部尚書的一席話,讓朝臣們,全都心頭一凜。
連原本準備開口反對的人,都停了下來。
所有人都知道,皇上是怎麼想的,一般都是透過杜如晦來傳達的。
現在這位兵部尚書,如此的斬釘截鐵,那豈不是說皇上,早就下定決心要北征突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