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者放在一起,有實物做比較,所有細節上的不同,看的都是一清二楚。
李世民也蹲在曲轅犁前,摸著新犁,愛不釋手。
在得到土豆,玉米,棉花之後,他一直憂心的是關中的蝗災。
現在,蝗災已經不足為慮,有這些仙種,任誰來看,大唐的國力,將迎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肉眼可見的進步,讓李世民,覺得做夢,都會笑出來。
原本,他以為,這些,就已經是全部了。
可仙人隨手掏出來的東西,有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曲轅犁,一牛日耕十畝。
這可是十倍的種田效率。
閉上眼睛,都可以想到,能夠省出多少人力?
而這些人力,又能開墾出多少荒田?
再加上畝產八千斤的土豆呢?
這一連串的數字疊加下來,幾乎能將所有人都給砸暈。
大唐的百姓,再增加五倍,十倍,二十倍,也一樣能夠養活的起來。
有這麼多的人力,何愁大事不成?
封建社會,農耕是一個國家的基礎。
士農工商,天下的百姓中,除了當官兒的,接下來地位高的,就就算是農民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不是哪家做了皇帝,都是這麼說的。
先秦崇尚耕戰,積蓄鍋裡,才能擊破六國,一統天下。
漢承秦制,置大農丞十三人,各領一州,以勸農桑力田者。
此後,每個朝代,都設有勸農的官員。
大唐當然也有勸農使,巡行州縣,檢視農桑,與吏民議定賦役。
身為皇上,更是要在每年二月初二的時候,行親耕禮。
帶領文武百官,在御田之中耕種。
這是自三皇五帝開始,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
因此,李世民對於耕田的大犁,一點也不陌生。
他仔細的看了著,像是撫摸自己的寵妃一樣,從頭到尾,摸了一遍。
然後直接提起犁轅,一個轉身,將曲轅犁背在身後,大聲的說道。
“讓我親自試試。”
“這曲轅犁,和傳統大犁,究竟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