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
陸四蠻奇怪的,他一直以為多爾袞會派親兄弟多鐸南下,沒想卻派了大侄子過來。
待知豪格只帶了其擔任旗主的正藍旗三千真滿兵,另外是孔有德的六千漢軍南下後,臉不上由有些異樣。
這是真小看他陸四天王,還是當叔叔的存心借刀殺人?
不到萬人的清軍,讓陸四心理壓力一下就得到了極大減輕。
感覺多爾袞將山東之戰打成了添油戰,不斷的送人過來,卻始終不能形成對淮軍的絕對優勢。
這大概就是後起之秀的好處了。
有時候,不被人重視,也不見得是壞事。
想了想,吩咐朱廷翰:“你給我寫封信給大太子,就說滿洲之內我只服大太子一人,別人都不配為滿洲之主。”
朱廷翰不解,大太子是哪個?
陸四搖了搖頭,這敵人都打進關幾次了,你們這幫前明的基層幹部卻連敵人中央高層情況都不知道,是怎麼當的差?
好歹他陸四前世一介布衣還知道川拜之爭呢。
於是,耐著性子給朱廷翰說了點愛新覺羅家的家事。
“這麼說來,清廷之主當是這位大太子豪格啊,怎麼會輪到那幼弟福臨?”朱廷翰表示無法理解,立嫡立長怎麼都應該是大太子登基,不可能輪到一個幼弟的。
陸四便又講了幾句有關盛京奪帝的事。
“照都督這麼一說,這大太子豪格有兩黃和正藍三旗擁戴,那九王多爾袞只有兩白旗擁戴,如今卻成了滿洲實際的皇帝,以攝政王之名行天子之實,如此一來這九王豈會放過與他爭位的大太子?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呀,真是天助我中國,滿清內亂指日可待啊,都督!”
朱廷翰興奮起來,從常理角度去看,清廷內部的確存在動亂的可能,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陸四卻知道動亂根源是有,但卻沒亂起來,原因在於多爾袞運氣太好,豪格太衰。
或者說多爾袞能力太強,豪格能力太弱。
八旗進關沒幾個月,原本支援豪格的兩黃旗就因為得到大量好處被多爾袞拉攏的妥妥,從而讓豪格從原先的優勢方瞬間變成了弱者。
之後被他叔多爾袞想盡辦法派出去送死,卻命大怎麼也沒死掉,最後多爾袞沒辦法才親自下場把這侄子徹底弄死,順便還將侄媳婦娶了。此事導致八旗內部一場清洗,鰲拜、索尼他們也險些被殺。
多爾袞死後福臨又開始清洗,鬧出原先屬於多爾袞勢力的兩白旗被逼得在昆明去劫被吳三桂關押的永曆,準備反清復明,可惜事洩被吳三桂給鎮壓了。能讓真滿洲大兵鋌而走險反清復明,這福臨是把兩白旗禍禍成什麼樣子噢。
好像清軍剛入關那會豪格被什麼人告發對多爾袞不敬,被剝奪了王爵,直到他兄弟福臨從盛京遷來北京後才給恢復的肅親王。
現在福臨同他娘肯定還在盛京,豪格這肅王爵位卻提前恢復了,且還有了兵權南下出徵,從因果關係上論,大太子這是沾了他陸四天王的光啊,要不然這會還被囚在北京鬱郁不得志呢。
所以,陸四是豪格的恩人,起碼有一定關係。
“都督寫信的的意思是離間這位大太子同九王?”朱廷翰猜測,這是條好計謀啊,要是能讓滿洲人內訌,對淮軍,對中國都是天大的好事。
“哎,這哪算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