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流寇 > 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

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 (第1/2頁)

常寧郡主朱慧珍生於崇禎元年,今年十七虛歲不到,是周王最小的女兒,也是周王唯一存活的女兒。

常寧上面有兩個姐姐,一個在五歲時早夭,一個則在李自成第一次攻開啟封時恰好生產,結果因驚嚇難產而死。

常寧的哥哥們卻是許多,除大哥周世子朱紹烱外,還有二哥朱紹㶿,三哥朱紹烥,四哥朱紹烿、五哥朱紹焜,另外還有三個襁褓中的弟弟,尚未取名。

兒子眾多,女兒卻僅剩一個,周王自是對常寧疼愛有加,逃難途中也是一直將常寧帶在身邊,王府隨從找來的食物總要勻些給女兒,現在周王死了,作為女兒的常寧自是悲痛,一時想不開生了隨父同去之心,以免落於賊手辱沒朱家臉面。

哥哥們勸不住,最後還是叔祖輩的潞王出面勸住了這個倔犟的侄孫女。

輩份上,周王是周府的“勤朝在肅恭”的恭字輩,福王是燕府“厚載翊常由”的由字輩,因此二人同輩。

潞王是常字輩,輩份最大,換言之就是常寧同那周世子朱紹烱的叔祖。

勸住一心尋死的侄孫女後,潞王又不放心,讓福王嫡母也就是他嫡叔伯兄長朱常洵的繼妃鄒氏照顧常寧,又請汪國樑派人到附近百姓家買一些紙錢來,如果百姓尚有餘糧便再買些米來。

吩咐完這些事後,潞王本人信佛,不忍侄子周王如此寒酸便去,再請寺中僧人給周王做了個佛教小法事。

僧人卻有些不願意。

逃難途中眾人所攜帶金銀早就沒有,潞王先前將僅有的銀錢給了汪國樑,便將自己親手製作的一張古琴連同他的心血之作《古音正宗》琴譜“押”給僧人,說待他們南下穩定後派人前來贖取。

如此,僧人們才勉強給逝去的周王念起往生咒來。

法事結事後,已是後半夜。

除了周王的幾個兒子為父“象徵性”守夜外,其餘人都被潞王叫去歇了。南逃以來,三家上下都是憔悴不堪,與那攜老扶幼逃難的百姓沒什麼區別,又個個忍飢挨餓,哪有精力再熬著。

寺廟不大,三家隨從連同汪國樑募的那些鄉勇有四五百人之多,便也沒什麼講究,鄉勇和王府下人、護衛們幾十人聚一屋靠著打個盹就是。女眷則幾人一屋,相互扶持照顧著。

福王沒歇,潞王也沒歇,周王的死讓這兩位朱明子孫心中都不好受,但兩位朱明親藩現在更多的是迷茫。

“潞王叔,咱們現在去哪?”

朱由崧雖是潞王的晚輩,年紀卻比潞王朱常淓大一歲,乃是萬曆三十五年出生,今年三十七歲。而潞王是萬曆三十六年出生,今年三十六歲。

“往南走,走到哪是哪吧。”

朱常淓嘆了口氣,拿樹枝挑了挑篝火。因為下雨的緣故夜裡很冷,福王府的鄒存義特地跟僧人求來一堆柴火給兩位王爺生了取暖。

朱由崧從前很胖,和他父親朱常洵活脫脫一個模子出來,他大伯也就是光宗皇帝更胖,現在卻是瘦了不少,同當年衣食無憂的福世子判若兩人。

比起幾個月前才離開王府逃難的潞王叔,福王朱由崧算是吃了大苦的。三年前李自成攻破洛陽,朱由崧和嫡母鄒氏及王府一些人逃出城後就一直在黃河邊搭棚子住。

當時河南境內大亂,福王府這幫人生活無著,沒有糧食吃,鄒氏就帶著一大家子人到處乞討,甚至同災民一樣去剝樹皮,甚至有一次都想去吃那根本消化不了會脹死人的觀音土。

最新小說: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 邪王追妻路漫漫 我看這亂世很不爽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 回到明朝造火箭 大唐:說書長坂坡,我帶趙雲殺瘋了 白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