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驤反正,陝西總督孟喬芳、山西巡撫吳惟華居功至偉。
早在知道西安被順軍重新佔領光復之後,尚在西北同白廣恩、唐通等前明降軍一起替清廷鎮壓當地反清勢力的姜驤就覺滿洲大勢已去,怕是難以再坐中國天下。
未過多久,姜驤便接到反正歸順的陝西總督孟喬芳密信,信中孟勸姜驤立即易幟反正,誅殺清官清將,重為中國之人。
孟更稱姜驤若此時易幟反正,於北地局勢將起至關重用,大順將來必以侯爵相酬。
孟喬芳所言也是事實,當時順軍剛剛恢復西安及左近地區,對山西及延綏、西北諸地尚無力染指,因此姜驤若率部反正或助大順平定西北,或揮師殺入山西,兵鋒直指北京,必然能替大順軍牽制北方清軍,從而立下大功。
然而姜驤這邊既覺得滿洲人恐怕兔子尾巴長不了,不大願意繼續替滿洲人效命,然而對於重新歸順一事又猶豫不決,遲遲拿不定主意。
原因就是他當初背叛過李自成,並且造成大順軍在山西佈防的全面崩潰,迫使李自成不得不放棄山西退入陝西,後果相當嚴重。
如今順軍重新得勢,雖然李自成死了,但李自成麾下的將領們還在,因此姜驤擔心他要是再次歸順的話,大順方面就算眼下為了大局著想對他安撫,將來也一定會把過去的舊賬拿出來跟他算,到時候他姜驤可就是上天無門,下地無路了。
所以儘管孟喬芳多次書信於其言明大順監國新闖王寬宏待人,只要姜驤再次來歸定相誠相待,絕不追究從前,可姜驤卻是始終不信。
直到大西軍出川迅速席捲西北,清廷於甘肅、青海的統治一夜之間被摧毀,白廣恩和唐通這兩位“難友”逃的逃,降的降,姜驤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嚇的趕緊帶兵撤回大同。
剛到大同,就收到陝西順軍大舉東征的訊息。
下面的將領都說清朝這回是肯定玩蛋了,他們得趕緊有所動作,別讓順軍把他們當漢奸給滅了。
於是,姜驤乘清廷委任的宣大總督耿焞出城驗草的機會,突然關閉城門,然後下令“易冠服”,自稱大將軍,公開反清。
耿焞逃往陽和,家屬被姜瓖處死。
清廷委任的山西巡撫吳惟華得知姜驤在大同作亂後,倒是想派兵去鎮壓,可他手裡綠營不過幾千,皆是收編的散兵遊勇,哪裡是姜驤手下那兩萬多建制前明軍的對手。
因此只能一邊趕緊於太原附近佈防,一邊向北京告急。
沒等北京那邊有什麼旨意到太原,山西境內也是處處皆反,到處都是舉兵抗清的漢族官紳,大同附近十幾個城池也均響應姜驤。
形勢最危急的時候,吳惟華這個山西巡撫都不敢出太原城一步。雪上加霜的是順軍延安總兵李元胤率部渡過黃河殺奔太原,為了保住自家性命,吳惟華也只有選擇公開反清了。
不過他沒和姜驤聯絡,而是直接同正向太原進攻的順軍李元胤部聯絡,表示可以太原全城歸順。
很快,吳惟華以太原反正的行為得到了大順方面的高度肯定,監國行營又頒諭令至太原,叫吳惟華仍為山西巡撫,協助延安總兵李元胤穩定地方,搜剿土匪。
接下來的山西大概有個把月時間的“平靜”,山西境內的官紳不約而同的都停下了手頭的事,目光都聚焦在了幾百裡外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