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九,渾河南岸,人頭攢動,沿河十數里旌旗飛揚,戰馬長嘯。
已得行營急令升任第七軍提督,並任遼東總督的高傑率步軍主力兩萬餘並攜帶104門火炮趕至瀋陽。
樞密院命令,第七軍由原淮軍第六鎮一部、第七鎮全部及第三軍馬科鎮一部,李延宗部連同北直部分降兵、遼東義兵聯合編成,共轄三鎮步兵,並兩騎兵旅,炮兵一旅,計步騎四萬餘人。
又因遼東地域極大,牽涉朝鮮、蒙古、北地諸多事項,不過人口卻是稀少,出於關外全盤考慮,監國陸四特令高傑為遼東總督,全權處置遼東軍政事宜。
至此,遼東省全面建立,下設瀋陽、遼陽、錦州、金州、定遼五府。
總督府駐地為瀋陽。
高傑升任遼東總督兼第七軍提督後,其部三鎮分別由高傑舉薦的楊清泉出任第十八鎮帥,李延宗出任第十九鎮帥,原第七鎮帥李化鯨改任第二十鎮帥。兩個騎兵旅帥分別是李本深、曹元。
降將祖可法出任第七軍炮兵特別部隊指揮官,併兼第七軍輜重使一職。原監國親衛隊長齊寶出任第七軍軍法官。
高傑是在抵達遼陽時獲知自己出任遼東總督併兼第七軍提督,精神振奮之下立時率部向瀋陽急行軍,因為瀋陽城將是他高總督的駐地。
世上哪有睡覺的地方還叫他人佔著的道理!
高傑的趕到意味瀋陽之戰即將爆發。
李化鯨率領的“順朝聯軍”一萬餘人已經撫順向瀋陽靠攏,不出意外的話最遲兩天就能出現在瀋陽城下。
在詳細聽取了監國外甥李延宗同自家外甥李本深共同制定的攻城方案後,高傑很是滿意,問指揮第七軍炮兵並負責第七軍後勤事務的祖可法炮兵方面能不能做到壓制瀋陽守軍炮火。
祖可法對此卻是沒打包票,因為據他所知瀋陽城上是有十幾門紅夷大炮的,這種炮射程比他帶來的那些火炮要遠。
李延宗提議:“如果不能一鼓而克,可以挖掘地道、壕溝掩護我方人馬抵近城下,然後以爆破之術炸塌瀋陽城牆。”
高傑早從李延宗那裡知道此法可破堅城,當初他率第六鎮攻佔通州後還曾想以此法炸燬北京城牆攻進去,奈何城中清軍反應迅速,沒等他們向北京靠近就由多鐸領軍撲向通州,高傑無奈只得率部往京東方向機動,期以實現監國所說的“在運動之中調動敵人,在運動之中拖垮敵人,在運動之中消滅敵人”的意圖。
“行營調了多少闖王包給我們?”
高傑問出任第十八鎮帥的老部下楊清泉,一直以來其部與行營的聯絡及物資軍械交接都是楊清泉在負責。
楊清泉道:“第一批給了我們100包,後來又緊接調了80包給我們。”
“不多,但對付瀋陽城內的韃子應該夠了。”
高傑的意思是如果強攻不克就改以李延宗的法子爆破瀋陽城牆,與此同時將大量闖王包拋射入城牆之上,雙管齊下,定能炸得城內韃子哭爹喊娘。
“等第七鎮一到就攻城!”
高傑拍板定下攻城方案,這邊李延宗又悄聲告訴他翟五和尚派人從福陵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