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來了麼?快,快讓他進來。”
聞聽門生鄭森求見,錢謙益趕緊叫管家把人領過來。
這個鄭森於三年前拜入錢門下,不僅名字森是錢謙益所起,表字大木也是錢起的,由此可見錢對這個弟子有多麼喜愛。
當然,這個鄭森也是大有來頭,其父便是崇禎年大敗荷蘭紅毛夷的五虎遊擊將軍鄭芝龍,堪稱大明海上第一霸主。
此言絕非不虛,福建地方稱“八閩以鄭氏為長城”,海上通販洋貨皆用鄭旗,勢力範圍北至倭國日本,南至麻六甲、暹羅、占城,鄭氏所有的私軍包括漢人、日本人、朝鮮人、南洋諸番、黑奴等高達二十餘萬,擁有大小戰船三千餘艘,比之嘉靖朝的海上霸主汪直還要強上數倍,而明朝於東南總軍力不及鄭氏,於海貿更是沒有半點“發言權”。
如此,身為東南文壇大宗師的錢謙益自是對海霸王之子鄭森喜愛萬分,除東林有意援引鄭氏為強助外,也與東林黨人背後的家族勢力大多參與海貿有關。
世人皆知通海之富,而通海之富又多為東南士紳把持,滔天巨利之下,即便是錢謙益這位文壇大宗師、東林領袖對鄭芝龍這個福建海霸王也是客氣萬分,高看幾眼。
當年鄭芝龍也是因為東林黨與自家關係密切,江南士紳所販貨物都由自己經手,不怕他們自絕財路,這才在漕運總督路振飛的介紹下令其子鄭福松拜入錢謙益門下,於南都國子監就讀。
此舉,也是鄭芝龍希望鄭氏能從海上走到陸上,從地方走到朝堂的運作。便是他這一代不能成為朝廷權貴,也叫鄭家下一代成為人中龍鳳。
在既得了好學生,也得了鄭家重利的錢謙益幫助下,鄭芝龍的四弟鄭鴻逵(原名芝鳳)得以為操江總兵,實際控制了長江水防。
當年在福建便對鄭芝龍刮目相看的漕運總督路振飛,更是以鄭部水兵為漕兵,使鄭家勢力第一次觸及江北之地。
時北京危急,鄭芝龍甚至已經做好率軍北上勤王的準備,若能成功,他鄭芝龍便不是八閩長城,而是中華重柱了。
可惜不久後淮揚爆發河工起事,使鄭芝龍欲圖北上發展的意圖失敗。隨後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自縊,關外滿虜入關,席捲北方則讓鄭芝龍對北地心生畏懼,不敢再生北上之心,轉而想參與擁立之事,好劃江而治,繼續保他鄭家富貴。
因此鄭芝龍便給其弟操江總兵鄭鴻魁送去密信,不久鄭鴻魁同路振飛一起欲擁唐王為帝,鄭芝龍也派人給能在繼統方面說上話的南都勳戚官員送去重禮,試圖促成此事。
其中又以東林領袖錢謙益所得最巨。
在鄭家金錢運作以及東林黨私心作祟下,這件事差點成功。可惜的是,江北的潞王在北兵護送下靠著軍隊搶先於南都登基,讓鄭芝龍欲染指“中央”的意圖再一次破產。
由於鄭家一開始對潞王的不屑,潞王登基稱帝后對鄭家也是大為不滿,結果便是鄭家這兩年在朝中種種努力一直沒有什麼大的進展。
前番鄭芝龍欲求福建總鎮的事也被弘光帝不許,甚至下旨訓斥。
鄭芝龍一氣之下去了一趟日本,還要其子鄭森從國子監退學,期以此同南都一刀兩斷,大夥往後各走各的路。
可鄭森求學心切,並且以東晉聞雞起舞的祖遜為榜樣,立志將來要率師北伐恢復燕京,所以不肯答應父親退學,並寫信勸父親不要同朝廷鬧僵,當為大明忠臣。
兒大不由爹。
鄭芝龍奈何不了兒子,只好由他在南都繼續學業。
只不過身為侄子的鄭森不知道的是,他的叔父鄭鴻魁卻揹著他私下同江北的賊寇接觸,不僅對江北往江南的“滲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幫江北往南洋大量販運貨物,甚至在兄長鄭芝龍不知道的情況下,暗中替江北從澳門採購大量軍械物資,僱傭技師,著著實實的“通寇”。
“大木怕是要回福建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