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流寇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

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 (第1/2頁)

種下希望的種子後,陸四在諸將、親兵的簇擁下翻身上了白馬,啟程前往北京“趕考”。

這一刻,大順監國闖王的內心無疑是澎湃的,也是豪邁的,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必將走向一個嶄新的時代。

在他陸文宗的帶領下,華夏民族也必將重新站起來,高舉旗幟,開創屬於這個民族的再次輝煌!

胯下白馬原先的主人正是多爾袞,據說這匹千里馬是科爾沁人進獻給大清攝政王的,不過現在卻成了大順闖王的座騎。

騎在多爾袞曾經騎過的千里馬背上,意氣風發的陸四勒韁縱馬,向著百里外的北京城疾馳而去。

所到之處,莫不是萬歲的歡呼。

隨陸四前往北京的並非西路軍全部,而是高一功的第一軍、賀珍的第三軍,胡茂楨部騎兵,及若干漢軍、綠營降兵,總兵力不到五萬人,當年李自成東征的本部兵馬卻有六萬。

這不是陸四狂妄自大,而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李自成東征時關外有滿洲虎視眈眈,爾今,滿洲已成過去,世間只有強順,再無東奴!

且大順在北京周圍的兵馬多達十數萬,除山東戰區的第一鎮、第二鎮兩個主力外,還有高傑的第六鎮、徐和尚的第八鎮,洪寶的炮鎮,以及陸四外甥李延宗從關外引來的第七鎮部分人馬,反正歸降的耿仲明部,不計裹挾的百姓,總兵力就多達十萬人。

加上陸四帶去的這五萬兵馬,大順在北京一帶就有十五萬軍隊,雖然戰鬥力可能不及當年多爾袞帶入關的八旗兵,但兵力卻是完全不差的。

如今北方能對大順構成威脅的存在幾乎可以說是零,關外雖有部分清軍殘餘據守盛京、遼陽,但關外同樣也有第七鎮在牽制這些清軍。

滿清的盟友漠南蒙古又被漠北喀爾喀部攻擊,根本不可能騰出手各部落舉族入關拯救已經實質滅亡的滿洲。

山西方面滿清任命的巡撫吳惟華已向大順投誠,願以太原城及其所能控制的地盤換取大順的接納,而山西境內其餘反清人馬雖眾,但都是烏合之眾,只有佔據大同自號大將軍的姜驤部稍微引人側目,可這位出了名的牆頭草將軍是不是願以所部三四萬人,對抗再次攻佔北京的十幾萬大順軍,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針對姜驤部的勸降已由陝西總督孟喬芳著手實施,太原城一旦易幟,大同方面肯定會做出明智選擇。

倘若姜驤冥頑不靈,陸四自當率軍親征解決這個山西最大的隱患,從而確保將正在西北之地席捲的大西軍扼制在黃河以西。

西軍出川時張獻忠號稱二十萬,然實際可戰之兵最多八萬人,即便其在西北收編收降大量清軍綠營及各地土匪,形成同大順爭奪北方的勢頭,可張獻忠真的想渡過黃河東征同大順再決雌雄,恐怕也不是他八大王想幹就能幹的。

首先,張獻忠得解決西邊糧食問題。

而糧食同樣也是陸四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北京一帶大順軍雲集十數萬人,每天吃喝消耗的糧草那可是嚇人的很,僅靠淮揚地區北輸及當地不多的糧食肯定維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入京之後陸四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建大順的中央政權、地方政權,恢復民生,安定百姓,讓已經殘破不堪的北方重新煥發生機,從而能夠為大順政權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其次就是要著手“開源”。

“開源”有買與搶兩個手段。

從時間效力上講,搶無疑比買來得更快,所以怎麼搶,搶誰就成了當務之急。

搶的物件基本達成共識,一是南明朱家,二是漠南蒙古。

準確說是南明朱家的大米,漠南蒙古的牛羊。

那麼,陸四進京後,大順“對外”就要形成三個集團方向。

第一,是負責對南明朱家的集團;

最新小說: 逍遙小醫聖 大明第一藩王 飄零山河 悍浪嘯蒼穹 逍遙小家丁 初唐小卒 王業山河 我乃鄭氏四代目 人在大唐發糞塗牆 十國行周 玄武門之兩宮情 大唐小莊主 布衣江山 大唐嫡子 這個郡馬爺是奇葩 不會真有人覺得當昏君很簡單吧 大秦:最窮宰相,始皇求我貪汙 逍遙贅婿王爺 亡國後,她復活成功跑路了!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