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淮揚陸文宗!
此時的大順監國闖王騎於駿馬之上,遠眺前方。
紅旗,高一功第九鎮;
白旗,藺養成第十鎮;
黃旗,辛思忠第十一鎮;
藍旗,趙忠義第十二鎮;
黑旗,賀珍第十三鎮;
紫旗,馬科第十四鎮;
青旗,黃昭之鐵甲衛;
綠旗,胡茂楨部騎兵。
另有祖可法、蔡士英、王世選、張朝麟等原漢軍八旗、綠營降兵無旗,但臂皆扎紅布,脖系紅巾。
此役陸四集中了順軍西路軍主力,連同胡茂楨部騎兵、漢軍綠營降兵近七萬人,是被圍的清軍總兵力的兩倍多。
而此前,陸四一直避免同清軍決戰,因為他認為想要全殲清軍,己方至少要集中四倍於清軍的兵馬。
但現在,不需要那麼多人去堆積勝利。
因為,多爾袞死了。
因為,清軍失去了鬥志。
因為,勝利的天平已經完全倒向大順。
大勢之下,以勢即可壓人。
看著東南西北一支支向清軍大營開去的兵馬,看著那一面面旗幟,陸四心頭暢快。
這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親自指揮軍隊數目最多的一戰。
說實話,要不是有賈漢復、高一功等協助,陸四對指揮如此多的兵馬集團作戰還是有些吃力的。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換他陸四,卻是已盡全力。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大旗下的陸四胸中有萬丈豪情。
這一次,沒有將軍令;
這一次,沒有大碗酒。
但這一次,順軍上下卻有著從未有過的信心,哪怕是歸降的漢軍綠營此時對過去的真滿洲大兵也建立了心理上的絕對碾壓之勢。
如同當年奴爾哈赤最初起兵時,建州辮子兵對明軍有著本能的、發自骨子裡的畏懼。
但隨著不斷的勝利,辮子兵對明軍再也不再恐懼,反而皆以割取明軍首級為榮,甚至一人能追趕十幾明軍甚至更多。
今天的順(淮)軍儼然就是當年建州的翻版。
兩三個辮子兵就能攻下一座城池的歷史,結束了。
漢人,不醒則已,醒則驚天動地。
“今日長纓在手,誰於我縛蒼龍!傳我軍令,”
陸四的右臂堅定右力的抬起,諸將同行營一眾旗牌親兵聚目凝視,等來的卻是這世間從未有過的軍令。
“砍他媽逼的!”
陸四的右臂重重揮下。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