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流寇 > 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

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 (第1/2頁)

漢中望江樓,順軍文武會聚一堂。

“監國有令,晉亳侯李過為興國公,徵西將軍!東征期間,陝西軍政著興國公統調,總督以下軍政悉歸調遣!”

原吏政府尚書,現晉為大順左輔的顧君恩宣讀監國諭令。

第一道諭令便是晉升李過為興國公,統調陝西軍政,節制總督以下文武。此舉不僅表示陸四對李過的器重與信任,更是對東征期間陝西軍政的統籌安排。

根據昨天的軍議,主力東征北京期間,王進才、牛先勇、黨孟安、郭登先、白鳴鶴、武大定、牛萬才等將領留守陝西。

其中,王進才、武大定、郭登先駐防漢中,有兵兩萬。白鳴鶴駐防鳳翔,有兵9000。牛先勇、牛萬才統所部8000將士進駐鞏昌府。黨孟安、田虎統所部12000人駐西安府。延安等地則由將領李元胤駐防,李部北征之時只有兵馬1500人,現收編招降已擴至一萬餘人。

以上諸將共有兵馬六萬餘人,其中馬兵7000餘,餘披甲步卒近萬人,可戰之兵約兩萬人。

郭登先授漢中總兵,白鳴鶴授鳳翔總兵、牛萬才授鞏昌總兵、黨孟安授西安總兵、李元胤授延安總兵,其餘諸將皆暫授副將銜,統由興國公李過提調指揮。

順軍原先軍制改明朝的五軍都督府為五軍部,各部設左右都督。又改總兵為總權,副將為副總權,守備為守旅,把總為守旗。將軍號有權將軍、制將軍、果毅將軍、威武將軍四號。

不過因大順建立時間過短便喪失北方之地,收編降軍及嫡系本兵軍制未及統一,所以有很多將領還是以總兵、副將等稱,將軍各號又多雜亂,故而陸四同李過、高一功等商議後,決定革除過去的將軍封號,只授四將軍,即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南將軍、徵北將軍。

李過以興國公坐鎮陝西,自當授徵西將軍號,以示尊崇及威嚴。

過去的總權、守旅等稱亦不用。

西路軍入陝及賀珍等降將的重新歸順,使得陝西順軍總兵力達到了十七萬人,其中西路軍十萬餘人,賀珍、黨孟安等降將約四萬餘,隨陸四入陝西聯軍及新附兵馬近兩萬。

不過這17萬人並非都是精銳,李過、高一功報稱西路軍實際可戰兵員只有六萬餘人。賀珍等漢中兵馬可戰之兵兩萬餘。陸四直系兵馬可戰之兵不過五千餘人。

可戰之兵的披甲率大概是四成,全軍共有戰馬26000餘匹。火器兩千餘枝,火炮只20餘門。

現袁宗第已領一萬餘人進駐商洛,又有黨守素率三萬人東進增援,去除老弱病殘兩萬餘及留守陝西兵馬,陸四能夠動用的東征兵力為六萬。這個數字同當年李自成東征是一樣的。

故而為了統一指揮,號令分明,陸四決定東征的這六萬人馬一律使用淮軍建制的“鎮”加以改編。

新編六鎮中的四鎮為西路軍精銳人馬改編而來,以高一功為第九鎮帥、以藺養成為第十鎮帥、以辛思忠為第十一鎮帥、以趙忠義為第十二鎮帥。

餘下兩鎮以賀珍部同馬科部為主改編,以賀珍為第十三鎮帥,以馬科為第十四鎮帥。

除第十二鎮帥趙忠義出身淮軍,其餘都是順軍出身,包括賀珍、馬科。

留守西安諸將則暫不改軍制,沿襲前明舊稱,實有兵馬5000以上為總兵,5000以下為副將。

最新小說: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 邪王追妻路漫漫 我看這亂世很不爽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 回到明朝造火箭 大唐:說書長坂坡,我帶趙雲殺瘋了 白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