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大會的會址選在漢中的望江樓,此樓所在遺址便是從前的漢高祖劉邦的漢王宮。
雒南義軍首領何柴山可以說是老造反了,崇禎二年就參加義軍起事,不過兩年後卻突然不鬧了,回鄉隱姓埋名。大順軍進入西安後,這位同李自成資歷一樣老的漢子也沒到西安找當年的戰友謀個富貴,依舊在鄉種田。
直到雒南縣城來了一群辮子兵,這位一直在鄉種地的老漢才將兩個兒子同一個孫子叫上,持了兩把鐮刀、一把斧頭,還有一把柴刀衝進縣衙砍死清廷委任的知縣,繼而於街上振臂高呼開始了雒南抗清鬥爭。
陸四見到何柴山時,差點以為這老頭是自家大伯,因為不但體態面貌像,那老農的言語舉止更像。
“老闖王昨死的?”
何柴山沒進望江樓內,而是同老農一樣蹲在門口角落。腰間別著一把柴刀,臉上滿皺紋,雙手更滿是老繭。
別的義軍首領可能為了“面子”,穿得都很氣派,甚至還有一身盔甲過來的,可這位就是青布衫褲配草鞋,頭上裹個白毛巾,褲腳上還沾了不少泥巴,怎麼看都和抗清英雄沾不上邊。
“先帝是在襄京被牛金星出賣...”
陸四親自到門口請何柴山入內,因為賀珍說何柴山在雒南那邊打的很辛苦,要不是西安光復多半已經被清軍鎮壓遇害了。
如果不是他陸文宗,這位抗清英雄多半就成了陝西總督孟喬芳履歷中的一樁根本不為人注意的功績。
“可惜了,沒想到牛金星竟是這種賣主求榮的人!”
何柴山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塵,朝面前的大順監國闖王道:“老闖王的仇,大傢伙得報...老漢我是接了你大順的貼,但老漢來這裡不是為了做你大順的官,只是想在入土前替咱陝西人出點力氣,別個真都叫韃子做了主。八百里秦川咧,漢唐故土,可不能叫韃子作威作福。”
言罷,朝殿中已經就坐的一眾義軍首領看了看,轉過頭來朝年輕的監國微微點頭,道:“眾人拾柴火焰高,你這娃看著年輕,嘴上無毛的很,可廣發英雄貼將大夥召到一塊就說明你是個幹大事的...成,請闖王進去主持抗清大事吧,老漢這裡聽著就是,回頭差老漢打哪,老漢去就是,死了也別費神把老漢屍首弄回來,就地埋了便是。”
說完,又要蹲下去。
陸四如何能讓何柴山這位老英雄在外邊,堅持要請他入內。
“爹,闖王一片心意,大夥都等著呢,您還是進去吧。”何柴山的大兒子何其剛勸道。
一邊的賀珍也勸說起來,說何柴山要不入內,闖王這邊也不好同大夥開會。
如此,何柴山才隨眾人入內。
殿內坐了已有上百人,除了北山義軍首領劉寵山、興安義軍首領何可亮,渭源的白天爵,秦州的馬德外,還有泯州的虞允、韓昭富,紫陽的孫守全,從神木趕來的王永強等。
大順方面有李過、高一功、王進才、牛先勇、郝搖旗、賀蘭、辛思忠、李來亨、劉體純、趙忠義、樊霸、田虎等將領,以及原駐守漢中的賀珍、羅岱、黨孟安、郭登先、武大定、馬科等人。
文官則有從西安趕來的吏政府尚書顧君恩、陝西總督孟喬芳等。
有一個人坐在最下方,正是那位接貼之後反覆思量,才橫下決心前來漢中的孫守法。
孫守法的不少部下都勸孫不要來漢中,因為“順賊”肯定會殺他替當年的高迎祥報仇。
可被孫守法擁立的明宗室朱烳卻勸孫守法來漢中赴會,說眼下情形已非從前,乃共抗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