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的賀珍叫部將說的動心,竟想私自繼承李自成“闖王”名號,遠在四川的張獻忠則在擊敗馬科之後準備稱帝。
此時的張獻忠還不知道李自成敗亡訊息,只覺退出北京的李自成還派兵打四川是和他八大王過不去,索性就自建大西國,自家也稱帝,看他李瞎子能拿他八大王怎樣!
國號定了,就得再定年號。
李自成的年號是“永昌”,張獻忠覺得不能矮過李自成,就叫手下的文臣們想一個好的年號。
群臣想來想去,也沒想到一個能讓張獻忠滿意的年號。最後還是謀士汪兆齡體察大西皇帝心思,便請皇帝御示。
張獻忠也是叫這幫文官們想不到好年號給氣著,大煙袋一敲,大手一揚就道:“甭他孃的想了,咱不能矮了他李自成,這年號就用大順好了!”
大順?
群臣叫大西皇帝親起的年號聽的呆了,一時誰都不吭聲,因為李自成那裡的國號就是大順。
自古以來,可沒有用人家國號作年號的。
這,簡直太過兒戲!
謀士汪兆麟卻當即叫好:“陛下英明!大順好!我大西順天承運,開國四川,定鼎成都,國號大西,年號大順,可啟萬世之基!”
群臣見狀,再瞧御階上的大西皇帝眉開眼笑,自是全體附和。
國號、年號都定下之後,張獻忠立即將蜀王宮改作皇宮,以成都為西京,設定左右丞相,六部尚書等文武官員。
以謀士汪兆麟為左丞相,嚴錫為右丞相。又以王國麟、江鼎鎮、龔完敬等為尚書。下詔頒行《通天曆》,設錢局鑄“大順通寶”行用。開科取士,選拔三十人為進士,任為郡縣各官...
一應政策、用人,有模有樣。
考慮大西國境內土司眾多,為了防止那些土司領兵支援明朝和大西為敵,張獻忠又頒詔對西南各族百姓“蠲免邊境三年租賦”。不許各將擅自招兵,擅受民詞,擅取本土婦女為妻,違者正法。
同時封四個養子為王,孫可望為平東王,劉文秀為撫南王,李定國為安西王,艾能奇為定北王。
軍制方面,大西政權設五軍都督府,中軍王尚禮,前軍王定國,後軍馮雙禮,左軍馬元利,右軍張化龍。
分兵一百二十營,有“虎威、豹韜、龍韜、鷹揚為宿衛”,設都督領之。城外設大營十,小營十二,中置老營,名為御營。
命孫可望為平東將軍,監十九營;李定國為安西將軍,監十六營;劉文秀為撫南將軍,監十五營;艾能奇為定北將軍,監二十營。
國制、軍制確定後,張獻忠詔命分兵四出,準備佔據全蜀。
仍就盤踞在四川各地的明朝將領曾英、李佔春、於大海、王祥、楊展、曹勳等紛紛聚集兵馬,襲擊大西軍,屠殺大西政權官員,給大西政權很大威脅。
在遣兵攻打這些明軍同時,張獻忠決意收復漢中,因為李自成任命的漢中守將賀珍等人竟敢降了滿韃子。
“三國以來,漢中原屬四川,今咱定都於川,不取漢中,難免他人得隴望蜀乎?聞守漢中的賀珍降了韃子,若不早取,他日韃子以漢中為基侵我四川,則難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