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隻軍隊,竟然在沒有他崇禎的允許之下,直接佔領了北京外城!
這下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於是,剛剛脫離狼穴,又進入了虎口的崇禎,再次憂心忡忡起來。
特別是得知那隻軍隊已經兵圍皇宮之後,崇禎就只能借酒消愁了。
或者說,崇禎明知皇宮必破無疑,而選擇在勤政殿默默等待,等著見那隻軍隊的領袖一面。
也許是因為曾經看到過希望的緣故,崇禎並未像歷史上那樣,在絕望之下,為了不讓自己的妃子女兒受辱,下令皇宮所有女眷自盡。
並且,他自己也在皇宮被攻破當天,自殺吊死在煤山之上。
這一次,崇禎選擇了,讓他的親衛和最忠心的太監們,帶著他的妻子兒女們從密道逃出皇宮。
只留他自己一人,默默待著勤政殿之中,伴隨著這大明帝國的存亡。
(PS:以下屬於說明性資料,不算字數。)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四,已是心力交瘁的崇禎帝朱由檢向天問卜,卻得到了這樣一句卦辭:“星走月中,國破君亡。”
果然,他很快就得到李自成自稱大順皇帝的訊息,同時,也聽說遠在南京的太祖朱元璋孝陵發生的不祥之兆:深夜時分,總有淒厲的哭聲從孝陵深處傳出,守陵軍士嚇得逃之夭夭。
正月,鳳陽地震;同月,南京地震;北京則出現了“星入月”的天象。
朱氏的祖籍和大明王朝的起源地、京城接連出現的異常天象,令崇禎心力交瘁。
這時的國庫已經見底,為了抵抗勢如破竹的大順軍團,崇禎向大臣化緣,請求他們捐出家財銀兩作軍費開支。
結果,那些憑著大明朝才富得流油的官員們,個個喊窮叫苦,即使親如田弘遇這樣的外戚,都只不過在皇帝的再三請求下,勉強拿出了一萬兩銀子。所有大臣加起來,也不到二十萬兩。(後來,李自成從他們手裡拷打出六七千萬兩銀子,相當於這次的兩三百倍。)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的軍隊攻陷北京城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昌平。僅僅過了兩天,三月十八日,北京城破。
崇禎和周皇后勉強支撐著,將三個兒子叫到面前,為他們換上粗布舊衣,讓太監將他們送出皇宮逃生。
哭成一團的父母不會知道,等待十五歲太子、十二歲永王、十一歲定王的是怎樣的將來。
三兄弟逃出皇宮,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自己的外祖父:太子和定王的外祖父周奎家、永王的外祖父田弘遇家。
然而,周家和田家都緊閉大門,拒絕讓自己的外孫避難。
從來沒有體味過人世滋味的三兄弟不知還能相信誰,無處逃奔。幾天後(三月二十日)被大順軍擒獲。
僅僅過了兩個月,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率部西逃,一片混亂倉惶中,三兄弟從此不知所終。
這三兄弟經受了怎樣的折磨,又究竟埋骨何方,誰也不知道。
弟弟們能夠逃出皇宮,坤興公主這小小的公主,卻無法逃出,送走了三個弟弟,她知道自己的結局將會是什麼。
三月十八日,崇禎向後妃傳下了他最後一道旨意,讓她們全數自裁。
當天夜裡,天啟帝張皇后自縊,崇禎周皇后自縊,其餘妃嬪也多數自盡,有幾個不肯自盡的也被近侍殺死。
得到家人自盡訊息的崇禎皇帝,茫茫然地在亂成一團的紫禁城裡遊走,來到了女兒坤興公主居住的壽寧宮。
坤興公主只有十六歲,她拉著父親的衣服,涕淚交流著說不出話來。
崇禎搖搖頭,哭道:“孩子,你為什麼要生在我家?”
話音剛落,他的劍就向毫無準備的坤興公主劈面揮去。
她倒在血泊中,沒有了知覺。
失魂落魄的崇禎認為女兒已經死了,沒有再劈第二劍。
他轉身又來到了三女兒居住的昭仁殿,一劍結束了女兒十歲的生命。
第二天,崇禎皇帝朱由檢蓬頭赤足,自盡於壽皇宮外煤山的一棵樹上。太監王承恩從死殉主。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禎崩殂,大明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