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民眾漸漸發覺,長安城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較之往年,冬季時候,長安城內外,到處充斥著流民。
他們沿途乞討,甚至偷竊,搶劫,使得城內的治安每況愈下,居民怨聲載道。
與此同時,街上可見一具具伏屍,或是餓死,凍死,甚至因搶奪食物而被殺死。
有的流民,為了度過漫長冬季,甚至選擇故意犯罪,然後投案自首,進入牢獄之中。
雖少不了皮肉之苦,但身處牢獄,至少可以勉強度日,無性命之憂,不至於餓死凍死。
因此,往往這個時候,官府衙門的監獄中,早已人滿為患。
很難想象,往日人們眼中的禁忌之地,卻成了生命的庇護所!
然而,諸如此類的亂象,今年好似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長安城,不論內外,大街小巷,不見半個流民的身影。
他們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徹底從長安城中消失了。
而令人驚異的是,十幾天前,長安城外,還聚集了數萬的流民!
長安城恢復了往日的繁華和節奏,依舊故我。
變化不僅僅如此!
不久前,一種叫蜂窩煤的石炭糰子突然現身坊市,繼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據整個市場。
與蜂窩煤配套的,還有火爐。
因其價格公道,質量上乘,得到許多人的青睞,很快就摧枯拉朽的取代了木炭和木柴的地位。
如今,長安城每家每戶,基本上都用上了火爐和蜂窩煤。
蜂窩煤火勢容易控制,且燃燒時間長,無煙無塵,極為乾淨,可以取暖,亦可用來加熱,燒水煮飯,皆無不可。
有的大戶人家,為了取暖,甚至備了十餘個,乃至數十個火爐。
除此,一些商家和百姓漸漸接受與享受火爐帶來的便利。
他們開始用蜂窩煤燒菜煮飯,一些大酒樓和客棧,更是將燒柴的灶臺拆除,重新修葺了專門燃燒蜂窩煤的爐灶。
甚至還提出要求,讓石炭廠生產較大的蜂窩煤,因為酒樓客棧客流量大,燒菜煮飯,要求火勢更大更旺。
劉華喜聞樂見,故而為了迎合酒樓客棧,還專門對機械加以改進。
如此這般,蜂窩煤的需求量日漸劇增。
蜂窩煤和火爐,正在發揮作用,正在潛移默化,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令葉千歌哭笑不得的是,另一個東西也日漸盛行起來。
那就是炕。
從宮中流傳出來,眾人皆以暖床稱之。
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