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做一些事情,降低天災帶來影響和損失。”
“江南一代,湘楚一地,本就是水鄉澤國,雨量大,江河汛期長,乃洪災頻發之所,既然如此,便應大興水利,排水洩洪,修築大壩,蓄水灌溉,即便遭遇大旱,亦可無憂。”葉千歌娓娓道來。
徐亦嬋長嘆道,“水利,本是百年大計,朝廷向來極為重視,先皇便屢屢增加款項,用以治理長江黃河,雖小有成效,但災情惡劣之所,依舊如故,難以徹底根治。”
葉千歌神情凝重,若如徐亦嬋所說,洪災怎會頻發?
他眼中厲芒閃爍。
有意思,如此看來,定是有人貪墨了朝廷的撥款。
對於此事,他並不驚訝,令他驚訝的是,他們毫無作為,還打著幌子請求朝廷賑災,而後繼續貪墨!
這簡直喪心病狂!
“如今水災爆發在即,除去賑災,別無他法。”
徐亦嬋雖有憤怒,但更多的是無奈。
“賑災是必須的,但是,亦不能坐等水漫堤壩。”
葉千歌皺著眉頭,他本想獻策,細細一想,恐怕說了,也不一定有效。
即便是徐亦嬋採納,置身江南的一群大臣,也不會接受實施。
他面上劃過一道寒光,一群蛀蟲,遲早要將之斬盡。
以為山高皇帝遠,便能夠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從百姓身上剝削還不夠,竟將主意打到皇帝身上來了。
貪得無厭!
膽大包天!
“你有何良策?”徐亦嬋抬眸問道。
“並非良策,只是大膽之舉。”葉千歌笑了笑道。
徐亦嬋面上劃過一道疑慮。
葉千歌續道,“這洪災爆發在即,若能減少損失與人員傷亡,自然再好不過。”
“眼下當務之急,便是組織人力,構築防洪堤,或開鑿洩洪溝渠。”
“人手不夠。”徐亦嬋搖搖頭,略帶失望之色道。
“恐怕不是人手不夠,而是銀子不夠。”
葉千歌戳破,一臉玩味。
徐亦嬋輕輕點頭,語氣再度凜然,“再多的銀子,也換不來足夠的人手。”
葉千歌一驚,“這江南的局勢已到了這種地步?”
徐亦嬋沉默不語,算是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