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嬋亦是滿臉安詳,也被殿中的氣氛感染,全神貫注的感知經文中的力量,少了幾分英氣,多了幾分柔和,
縱是小甜甜,也一臉認真,眨巴著眼睛,直勾勾的望著對面的僧人,撅著小嘴,興致盎然,雖很無趣,但依舊安靜的盤坐著,一動不動,甚至乖巧。
木魚敲擊,佛經唸誦,香火縈繞,佛祖在側。
這是一個洗心的過程。
也稱之為靜心。
如此這般,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才結束。
木魚停下,僧人退避,玄慧住持不疾不徐退到佛祖像旁,雙手合十,眉目低垂,嘴中低吟梵文。
一名高僧在旁指引,幾人紛紛起身,開始焚香。
過程並不繁複。
合掌、低頭、鞠躬、焚香......
與常人無異,唯一不同的是,有高僧在旁指導,有住持在邊上唸經,規格高了一些。
這是皇家的待遇,但也沒有極為特殊。
畢竟,此處為佛寺,不可平白生出來一些繁文縟節,專門用以皇家禮佛,這與禮佛的初心相違背,萬不可取。
大雄寶殿告一段落,玄慧住持便引路,出了正殿,繼續深處。
塵光寺殿宇不多,但分佈極廣,每個大殿之間,隔著一個很大的院落。
院中或聳立佛塔,或栽種著竹柳和杏樹,或有遊廊石亭,甚至假山和池塘,但都極其幽靜和乾淨。
好似日日擦拭過一般,一塵不染。
一轉輾轉,葉千歌牽著小甜甜,落在人群后,目光逡巡,四處打量。
這才是古寺該有的氛圍。
曲徑通幽處,幽處禪房深,房深客自來,自來拂拭塵。
入目點點滴滴,皆有佛性,
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心靈的慰藉,還有觀念的疏解和衝擊。
至少,這裡沒有僧人搞促銷,住持光著膀子登高狂呼,佛珠大甩賣,開光佛像十元一件,吃齋喝粥百元一人,體會最真實的寺廟一日遊。
香客來此,持以虔誠之心,信仰之念,為祈福,為祝願,為消厄,為解煩惱,為消憂愁,跪拜諸佛。
便是為了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求一時心安、
而後世的諸多寺廟,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名利遮佛眼,商業氣息太濃,寺廟成為斂財的工具。
與此時對比,更甚數倍。
葉千歌心平氣和,默默感受。
他是個無神論者,但從不對佛教、道教抱以偏見,反而有些敬畏心理。
並非存在即合理,才如此。
而是,千百年來,佛理和道教,所秉持的理念,亦如儒學一樣,早已隨著時間,隨著先人的傳承,與為人處世的道理和經驗,糅合交匯,碰撞激盪,凝結成華夏最樸素,也是最有力量的文化。
幾個拐彎,行了許久,眾人在一處殿宇前停下。
“陛下,王爺,請。”玄慧抬手,率先邁入殿中。
“甜甜,到娘這裡來。”
姜柔招手,小甜甜便踉蹌著跑過去。
徐亦嬋眼珠瞟動,若有若無的瞥了葉千歌一眼,一抹羞意從眼中溢位,瞬間蔓延雙頰,如紅霞泅渡一般,煞是嬌媚。
葉千歌不明所以,待到行至殿門處,抬頭見殿中的一尊立佛,不由呆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