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葉千歌很是心疼的擠出兩個字來。
“你是想讓其他人參股?”徐亦嬋一聽,便知葉千歌的意思。
葉千歌嘆口氣,“雖然有些心疼,但也沒辦法。”
這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
但葉千歌的牴觸心理並不大,細細想來,雖然讓利出去,有些可惜,但長久觀之,利大於弊。
畢竟,大徐的經濟命脈,大多掌握在諸多權貴手中。
如果全部得罪,於大局不利。
“我會分出四成利,剩下的,皇室獨佔四成,王府佔兩成。”
這是葉千歌提前就想好的。
“這麼多?”
四成無疑是很多了,徐亦嬋本以為葉千歌只是分出小部分的利潤,最多不超過兩成。
而今看來,他是認真的。
“是有點多。”葉千歌心在滴血。
四成,將來若換算成收入,至少上千萬兩白銀。
甚至更多!
“但不管怎樣,先狠狠撈一把!”葉千歌狠狠道。
實際上,懼怕水泥研製之法洩露,多是怕敵國獲得,反而形成掣肘。
這是一件利器,利用的好,利國利民,出其不意。
“怎麼撈?”徐亦嬋對於讓利四成,心中很不舒服。
“這個,你等著看好戲就成。”葉千歌嘿嘿道,“對了,賺的錢,撈到的銀兩,我會用來修路,你就別惦記了,也不用財政撥款。”
這樣的好事,徐亦嬋怎會拒絕,忽然,她眸光一閃,“你是要招用流民?”
葉千歌暗讚一句,女皇大人才思敏捷,腦子轉的太快了點。
“就我那些銀子,可養不活上萬的流民!”
這個月快過完了,城外的流民還有兩三萬!
每日施粥,便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葉千歌雖有上千萬兩,但入不敷出,長此以往,也禁不住這般消耗。
好在如今,蜂窩煤漸漸盈利,鱉山的礦場已擴大了數倍,招用了三千人!
還另外開闢了三處礦山,每日生產的蜂窩煤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為此,葉千歌還著人去江南一帶,瘋狂收購石炭礦山,雖不至於壟斷,但勝在物美價廉。
實際上,蜂窩煤剛興起不久,市面上便出現了仿品,但都比葉府的蜂窩煤貴。
葉千歌主張薄利多銷,況且,他投入大量銀兩,將廠棚設施,都進行了改良,還專門讓能工巧匠,設計專屬的簡易機械,提高效率,使得成本一降再降。
一文錢五個蜂窩煤,這是其他商販難以達到的。
之前,許多商販以為葉府為了搶佔市場,不惜血本,卻不知葉府絲毫沒有漲價的勢頭,故此,許多商販撐不下去,只得另謀他路。
說到這一點,徐亦嬋抿了抿唇,不再多言。
沉吟良久,徐亦嬋道:“朕可再讓利一分,擴大水泥廠規模,明年,朕要重修靈州以及洪州邊防要塞,包括城牆。”
葉千歌笑了笑,擺擺手,頗有點意外,道:“不必了。”
“父親身處北疆,作為兒子,我怎會忘了他。”
“況且,僅僅修建要塞和城牆,也要不了多少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