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是祖傳的造反戶。
造反的配置很是齊全,比如參謀、斥候、運糧官。
當然,這些配置在明教內肯定不叫這些名字,比如參謀叫做白紙扇、斥候叫草鞋……但職能很明確,業務也很精熟。
楊戈上手後,就根據谷統收集整理的情報,對那些已經登陸的東瀛浪人做起了精準的外科手術。
過程乏善可陳,先期登陸東南沿海的東瀛浪人只是一盤散沙,多則三五百人、少則三五十人,漫無目的的在沿海一些縣城村鎮之間劫掠,連人數稍微多一些縣城都不敢碰。
有了準確情報後,楊戈收拾起這些烏合之眾,不要太簡單。
東瀛浪人有五十人,明教就出二百人馬。
東瀛浪人有一百人,明教就出五百人馬。
東瀛浪人有二百人,就楊戈或楊天勝親自帶隊出馬。
總之就是以絕對溢位的力量,一擊將其剁成肉糜,不給其一絲一毫逆風翻盤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當中,楊戈又調動明教的人馬,補充完善了情報收集系統,將寧王的寧海三衛、江浙諸位、江浙水師以及在江浙影響力比較大的一些官紳大族,都納入了監控系統,嚴防死守他們裡應外合……
二楊這一動手,就在沿海殺得人頭滾滾!
不只殺東瀛浪人,那些受浙黨遙控、勾結倭寇,給東瀛浪人提供食宿的官紳大族,二楊也照殺不誤!
不但殺人,還要召集當地村民公開他們罪行,完事兒一把火毀了他們的祠堂!
僅僅五六日的光景,先期登陸的兩千餘東瀛浪人,就被二楊殺得七七八八,餘者不是逃進山林裡惶惶不可終日,就是連滾帶爬的划著小舢板逃回海上餵魚。
當然,二楊對外既沒有打出明教的旗號,也沒有宣揚楊二郎的大名。
只講他們是自發組織起來驅逐倭寇、保衛桑梓的周邊村勇……
但暗地裡,楊二郎和明教的名字,還是在江浙之地流傳開來。
無論二楊怎麼放風出去解釋,江浙之地的百姓都是一副:‘我懂我懂,二爺的新化名嘛!’
一時之間,江浙之地到處都是‘新到的客人一定要嚐嚐的餛飩、醋魚、小籠包’。
每一個操著外地口音的年輕人,都能得到這裡的百姓最大的善意……
針對楊二郎越來越高、越來越隆的聲望,寧王府和浙黨一系的官吏,不是沒有想過辦法。
寧王府派了幾名高手,扣上九筒面具出去作惡,故意留下張麻子的名號,鬧到衙門!
但江浙的百姓們前全然不信!
每一個江浙百姓聽到這樣的訊息,都會想也不想的說:‘肯定是有歹人在冒充二爺、抹黑二爺!’
浙黨的官吏們,使出了他們以前抗法抗稅的看家絕活,又是哭廟又是集會的大肆歪曲事實,抨擊楊二郎殺人行兇、敗壞朝綱、亂搞男女關係等等……
但他們的看家絕活,這回也失效了。
江浙的百姓們就像是看猴戲一樣的,抱著膀子看他們涕淚橫流、聲嘶力竭的表演,完事兒笑吟吟的對著相熟的伴當說上一句:‘看,他們急了!’
他們或許不夠聰明。
但他們是有記憶的,前年三大糧商哄抬糧價的苦難他們沒忘,去年揚州處斬的那些貪官汙吏罄竹難書的罪行他們也沒忘……
他們認死理兒!
楊戈在用他的方式,保護著這裡的百姓。
這裡的百姓,也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楊戈。
許多針對楊戈的陰謀詭計,還沒落到楊戈的身上,就被他們擋下了……
眼瞅著穀雨將近,各種有關於倭寇主力逼近的訊息不斷送回二楊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