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恪是個很得力的人。
他從楊戈家出來,扭頭就將楊戈的話一字不改的刻成碑文,換上他總旗的飛魚繡衣親自押送到了東城門外安置好。
安置好石碑以後,他也沒急著離開,而是守在石碑旁,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給前來圍觀的行人大聲誦讀著碑文。
進出城門的行人們,自然是不知道馬上就會有大批江湖中人湧進路亭縣。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碑文當中,聽出路亭繡衣衛保一方平安的決心,登時就引來陣陣叫好聲。
實話講,大魏繡衣衛在底層百姓中的名聲,算不得好!
這其中,一半是因為底層百姓對於官家暴力機構的天然畏懼。
另一半,則是繡衣衛當中的確有很多人渣滓,逮著機會就敲骨吸髓、不幹人事。
但路亭繡衣衛在路亭的名聲,大抵還是不錯的。
這既因為楊戈的約束,路亭繡衣衛極少騷擾普通百姓。
也因為去歲臘月那一撥搶糧,路亭繡衣衛站在了路亭百姓們這邊。
別覺得老百姓不識字腦子就不好使,有些道理就算當時沒看明白,事後三三兩兩的一話家常,也能把其中的道理掰扯清楚……
就拿去歲搶糧那事兒來說,路亭繡衣衛若是鐵了心的站在三大糧號那頭兒,當天就可以封門閉合,挨家挨戶的搜查他們從三大糧號搶來糧食!
難道他們還敢和繡衣衛來硬的嗎?
他們連搶糧的膽子,都十分勉強……
但路亭繡衣衛,非但沒有勒令他們交出搶來的糧食,還直接將三大糧號的人給彈壓在了老巢裡,壓根都不准他們出門上街!
老百姓又不瞎,這麼明顯的拉偏架,他們怎麼可能看不明白?
很多時候,底層老百姓都比那些中上層的大人物們更講道理,也更記得住別人的好兒……
“好大的口氣!”
一片叫好聲中,一道冷笑聲亂入其中。
周遭的老百姓都紛紛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過去,就見一群虎背熊腰,頭戴竹笠、面罩遮風面巾,後背上揹著形制統一的大刀片子的江湖莽漢,站在人群之外,毫不掩飾輕蔑之意的大笑道:“真當天下英雄都是樑上宵小,任爾等捏扁搓圓嘛!”
尋常百姓怕繡衣衛。
他們混江湖的好漢可不怕……至少,明著不能怕!
非但不能怕,還必須要有視繡衣衛為走狗鷹犬的膽氣、豪氣,才能當得起江湖同道們一聲:“好漢子!”
方恪遙遙打量著他們背上的大刀,想了好一會也沒能想起來,這群莽漢到底是打哪個山窩窩裡蹦出來。
不過,他認不出這些莽漢不打緊,他相信這些莽漢定然認得他身上的飛魚繡衣。
既然認得,還敢這麼平白無故、肆無忌憚的來挑釁,這足以說明兩點。
第一點,這群莽漢的武功,定然是不弱。
第二點,這群莽漢的腦子,定然不好使。
“你若不信,大可以身試法!”
即便是知道這群莽漢武功定然不弱,方恪也沒慣著他們,同樣冷笑著回道:“本官倒也想看看,似你這種沒腦子的蠢貨,來我路亭犯了事,能不能活著走出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