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被破壞一次就很難恢復,何況劉聞濤帶領的望海國不知道破壞了多少次,王先舉等人心知肚明,所以現在的手段無所顧忌,只要能殺敵管它什麼辦法都敢用。
齊天子規則中解釋雙方交戰不必畏死是因為士兵死於兵解並不會真的死亡,是進入另一個世界接續新生,如果戰功高還能成就脫離人間苦難的機緣,即所謂兵解昇仙。
可望海國殺死的梁國士卒中絕大部分是淹死餓死,不是被刀槍兵解,因此梁國人從內心裡恨望海國的人,他們認為望海國百姓不配成為河東人。
天剛亮,王先舉已經從探馬報告中推測出梁國大軍中招,立刻揮軍進攻一刻不停,射箭扔火把投飛石層層推進,小縣城不過三里方圓,梁軍各營鋪開佔地五里已經擠滿,身體虛弱戰友倒伏、退無可退情急拼命紛紛衝鋒,雙方死傷慘重。
叢孝恭眼見撐不住,帶領一部親兵突圍逃命,王先舉十萬騎兵追殺不停,跑了一天一夜才甩掉追兵保住七八萬人性命,這還得感謝戰馬夠多,要不然都得陷在新風。
本以為自家實力大漲,騎兵戰馬充足再無顧忌,卻沒想到望海國花招太多,梁慶邦氣的差點殺了叢孝恭,但他卻也從中明白了一點,這些吃了大虧的將領必然漲了記性,總比再換一個沒腦子的好得多。
其實這些將領一點都不笨,只是沒見過這樣極端的對戰方式,既然敵人可以花樣翻新的想辦法對付自己,那自己還講究什麼交戰規則?
這邊的風聲傳出去,各地都明白交戰規則就是打敗對方,只要能勝就是最終目的,為了目的可以沒有規則,火油可不可以?用過,毒藥可不可以?用過,偷襲、水淹都不叫事。
八大區域各自天然分隔,如非必要不可能跨越天險來為梁慶邦主持公道,何況各國覺得如果需要跨越天險去作戰,遵守舊規則反而束縛手腳沒有戰果,所以這一戰儘管歹毒卻一點抗議的聲浪都沒有,如果招惹到劉聞濤也給自己用上無下限的打法自己同樣受不了,棲霞國大軍殺的碎肉遍地也沒人說句公道話,現在世道變了。
盧智遠苦思冥想好幾天,找到梁慶邦提出自己的看法:“君上,石刻上的故事不能再信了,但是其中的兵法韜略依舊有用,不如去新國求取高人,那些士人精研各系,其中精研兵法的大有人在,據斥候探報,孫成棟專門組織各軍學習兵法,我們不奢求弄來新國將領,但是退將總會有人願意來,這樣計程車子總會有人願意來。”
“可有目標?”
盧智遠搖搖頭:“我有好多年沒去新國參與結社答辯,但我知道國內有很多士人經常往返新國,如果君上願意資助這些人,他們接受委託就會特別留意,如果能提供名單,我們可以一個個前去拜訪,如果能直接請回來,我們許以封地俸祿高爵待之,一定會有高人效命。”
梁慶邦拍了一下桌子:“只要是高人,封伯爵亦可,我這次是上了劉聞濤的當,只顧著殺奔海港卻忘了還有兩座浮橋,下一次必須掐斷望海國和新國的聯絡。”
盧智遠清楚梁慶邦出兵是因為生產的東西不好賣,還有商船不斷失蹤,但他對梁慶邦只看見眼前的私利就敢孤軍深入深感失望,可他能怎麼辦呢?輔佐一個心地還算赤誠的人起碼感覺踏實,像劉聞濤那樣的人打死他也不敢去輔佐,事實上,劉聞濤身邊確實沒有專門的文士。
梁國最東南角的地方叫盤山州,其內大族姓李,李家主的大哥李伯淵就是個喜歡結社訪學計程車人,這些年他痴迷新國的種種知識推陳出新,特別是動物精研一系,除了天涯那邊沒有資料,巨山東側的七大區域都有新發現新成果,據此去對應石刻碑文的記載,動物知識的精研突飛猛進,獸醫、仿生、畜牧都有大發展。
他喜歡去新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享受,李伯淵把家主之位讓給了弟弟換來家族對他訪學的支援,可以經常去新國吃喝玩樂,最近新國出的蠟染花布越發的漂亮讓他很欣賞,雲州在修建下水道和廁所讓他很欣賞,各地在修建人工湖讓他很欣賞,反正他現在只因財力不夠不能常駐,否則根本不想回來,要不是家族公產牽絆讓他捨不得蒙受損失,李伯淵都想賣了自己那一份移民新國。
這一天他拿著自己研究的新成果偷偷摸摸去結社,同社的三個人提出去其他社團串串門,因為研究動物學科的人太少,他們經常去昆蟲學科和地理學科的社團去玩,他們四人這一次悄悄的去了地理學社,剛好聽見那邊在議論梁慶邦的委託求才之事。
正發愁沒錢的李伯淵立刻前往州牧宅邸應允了委託,他聲稱認識新國退將程瀟,與很多士子結交,打聽精研兵法韜略計程車子應該不難,如果他成了,只要求得到資助移民均州。
州牧依照府君的指示給了李伯淵一百塊銀子,告訴他梁國外使館的位置聯絡人等等資訊,請他不要誤了託付,李伯淵拿了錢四處炫耀說要去新國定居,內保署斥候豈能不知,如今的新國同樣千瘡百孔。
李伯淵心裡有底,他至少能拉來一個人交差,那是聖地封閉以前他去朝拜的時候結識的同路人,此人名叫高佳林,兵法韜略大家,是追日區域周國外逃的子爵,雖然已經移民,但是受不了自己耕種的苦,總說自己其實是半聖,只是沒人認可才沒有進入昏迷狀態。
自從梁闊海昏迷一個月並得到各國封禁書刊的呼應以後,士人成就半聖會昏迷七天這件事就傳開了,很多士人都想知道昏迷會帶來什麼感受,是不是謠傳中說的那樣能與天降霞光能扯上關係。
李伯淵之所以有把握就是高佳林渴望被人認可其已是半聖,因為梁闊海就是被人認可以後陷入昏迷,聽說周浩天還是被梁闊海撂倒的!
兵法大家可以士人之間答辯獲得承認,但再進一步就要有事實依據,不能指揮作戰就沒這樣的機會,所以李伯淵篤定高佳林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