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
荒涼的古廟之中,火焰不斷燃燒,光影變化之中,照亮了張志平明暗不定的臉色。
他仔細聞言,眉頭一皺,沉思了片刻道,“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又何來人心之說?”
“老先生此言差矣。”林辰搖了搖頭,直接說道,“雖見解不同,但以我的觀點來看,這天下的諸多變化,不在於利益,而在於人心。”
“這位小友,何以有此等見解?”張志平聞言,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對於一件事,一個現象,我們可以先假設,推論,得出結果,再以以往的史實作為驗證。”林辰淡淡的說道。
假設推理,結果驗證,也是他穿越之後,一直以來堅持的方法。
“那我們就從利益的角度來看,假設老先生的變法可以順利執行,那麼多餘的土地會重新劃分,那些荒蕪,沒人種植土地,就會在培育下變成肥沃的稻田。”
“而擁有了肥沃的稻田,有著基本的生存保障,整個社會的消費才會再度增長,王朝、地主、官府所收的稅才會更多,獲得的好處才會更多。”
“前楚末年,就是有一代宰相推進了類似於此法的變革,獲得了大量的利益,上層得以好處,下層得以生存,才一舉延緩了大楚的衰敗,得增三十載國祚。”
“從以上的推論,以及史實所驗證的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只要將社會財富,從上層向下流動一點,開放一點渠道,那麼整個王朝的壽命就會大大增加,並且那些達官顯貴,也會賺的更多。”
“只需要少喝一杯,少買一件所謂附庸風雅的文物所消耗的銀錢,就可以賺的更多,這樣的道理,是已經經過歷史驗證的了,難道沒人懂嗎?”
“可變法依然受阻,得利者依然不願放棄眼前的小利,我看不是不懂,只是不想做罷了。”
“所以我覺得,關鍵並不在於利益,而在於人心。否則你變法做的再好,牟取的利益再多,也不會有著合理的分配。”
“……小友似乎說的有些道理。”
張志平沉吟了一下,若有所思道,隨後問起了另外一件事。
“先假設事情成功,推論結果,再以史實作為驗證,最終得出結論,以分析緣由嗎……小友,你這套說法,倒是在史書上聞所未聞。”
“哈哈,那是我們家鄉的一些上古先賢所創造的一套方法論,我只不過是拿來應用而已。”林辰臉上微微一笑,道。
“此等先賢的言論,我當真想拜讀一番,以找出救世之法。”張志平輕嘆了一聲,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冷聲道,“可說到底,其還不是一群利益燻心之輩?!”
“與其說是利益燻心,還不如說是,人心的慾望。”
林辰臉上面無表情,淡淡的說道。
“一開始解決溫飽,然後想要嬌妻,再後來想要當大官的,得到坐擁天下的權利過後,又想長生不老,得到長生不老後又想……”
隨即,林辰又有些感慨道:“其實這麼想,也沒有錯。每個人都有嚮往美好生活的權利,都有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憑藉自身努力得到的東西,也不算什麼。”
“但偏偏有些人又喜歡不勞而獲,投機取巧,享受著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的快感。”
“簡單來說,就是看不得別人過的好,覺得別人過的好比殺了自己還嚴重,所以不計代價的壓榨。”
“明明知道這麼做不對,明明知道最終損害的還是自身的利益,可是照樣做了,為什麼呢?”
“歸根結底,還不是享受著征服別人的快感,以滿足內心的陰暗面,所以我才說,利益,不是影響他們的因素,人心,才是世界變化的關鍵。”
張志平仔細沉思了一下,隨後繼續說道:“可他們似乎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以及所在的地位,這與人心,好像談不上。”
“既然老先生不信,我們大可舉個反例,如果天下皆是以利益為往來的話,那老先生為何又要推進變法,為民請命呢?”林辰微笑的問道。
“這……我是為了天下蒼生。”張志平先是一愣,隨後說道。
“那老先生能得到什麼利益呢?”林辰繼續問道。
“我……”張志平被問得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