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小正太說的輕巧,可是要真正做到這一步,將是何等的困難,孫思邈自認他無法做到。
“殿下,草民聽聞您用針線縫合傷口,更加使用烈酒消炎,大大提高將士們活下去的希望,不知道殿下能否指點一二。”
說道這裡,孫思邈趕忙起身對著小正太恭敬的一拜,態度十分的虔誠。
這樣的療傷方式,他以前是聞所未聞,甚至他在來之前,還翻查了大量的古籍,依舊沒有半分的收穫。
甚至他還專程跑去文水縣,拜訪了當地的郎中,並且親眼目睹了治療的整個過程,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對此,小正太倒是沒有一點的隱瞞,以往將士們受傷為何死亡率會如此大,並非是他們這些郎中治療的不對。
而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那就是將士們傷口感染的問題,很多將士們的死亡,並非是刀劍之傷造成的,而是感染後,炎症的發作,才要了他們的性命。
聽到小正太親口講述出來的這些,孫思邈精神大震,怪不得如此治療後,會有這樣的效果。
一旁的李君羨望著此時如同小學生一般認真做著筆記的孫思邈,嘴角一陣的抽搐。
要知道孫思邈的大名,早已經傳遍整個大唐,據說醫術早已經通神,可是就這樣的一個人,依舊折服在殿下的面前,可想而知,殿下妖孽到何等程度。
“果然醫道一途永無止境,草民一生所學,都比不上殿下這一番金玉良言。”
孫思邈放下手中的筆,目光灼灼的望著他記錄下來的東西,半晌後,這才重重的嘆了口氣。
他窮極一生所學,竟然沒有一個四歲的孩子看得通透,當真妄自活了這麼多年。
“孫神醫謬讚了,醫者仁心,孫神醫能夠一直不忘初心,遊走在塵世間,不為利益所動,一直懸壺濟世,乃是吾輩之楷模。”
小正太連忙擺手,他不過佔有別人不曾有的優勢罷了,擔不起孫思邈這樣的誇獎。
“草民多謝殿下教誨,只是草民有一事不明,殿下就這麼將這些隱晦的東西交給我,難道您就不怕草民將之傳揚出去嗎?”
每一位郎中的手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獨門秘技,從來不會輕易示人,可是殿下的做法讓他有些迷茫,甚至感受到了不真實。
“自古以來,良方妙藥數不勝數,可是真正流傳下來的又有多少?有多少人因為敝掃自珍,導致千古良方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在好的藥方,也是用在對症的病人身上,才叫良方,否則將之帶進了棺材,又能有什麼用?
醫術是用來治病救人的,而不是依靠一個藥方而換財富的籌碼。
若是孫神醫能夠將此法傳遍整個大唐,本王非但不會生氣,反而會十分的高興,或許百姓們得知此法後,能夠挽救回數條生命,本王也算功德圓滿。”
對此小正太十分的不介意,大有一副你隨意宣揚,宣揚好了本王還要賞賜你的架勢。
“殿下胸懷之寬廣,絕非常人所能及,大唐能夠在殿下的治理下,必將走向輝煌,營造出一個盛世大唐。”
孫思邈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小正太的話語,對他的內心促動十分的巨大,小正太表現出來的氣度,絕對是一名聖主明君。
一旁的李君羨聽到這樣的話後,臉色猛然一變,目光快速的向四周望去。
“孫神醫還是慎言的好。”
對此小正太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隨口提醒了一句。
聽到小正太的話後,孫思邈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他話語中的不妥,趕忙再次對小正太一禮。
不過孫思邈倒是沒有往心裡去,他不過就是實話實說而已,也希望他能夠最終坐上那個位置,到那時將會是百姓之福。
最重要的是他的醫術早已經到了一個瓶頸,經過今天這麼一番詳談,他的心中出現無數的見解,足以在讓他邁出一步。
就在這時,小正太瞥了不遠處的李君羨一眼,李君羨立馬會意,這也是兩人之前商量好的。
“孫神醫,天色不早了,我還是先送您回去吧!殿下還有不少的要事需要處理。”
就在孫思邈想要再次開口詢問的時候,李君羨率先開口打斷了他的話。
“本王也想與孫神醫促膝長談,奈何身負軍務要事,實屬無奈,還望孫神醫見諒。”
看到孫思邈將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小正太趕忙開口說道,一臉的惋惜,彷彿真的沒有盡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