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國君和東方豪是戰是和?
東方豪覺得國君想和他開戰,除非國君集結至少六萬大軍,然後大造戰船。
就這樣還要一年半載之後,才能跨海進攻渤海城。
但是國君願意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嗎?
安南國那邊的平叛之戰,可是正如火如荼,進入焦灼狀態。
若是把齊國公府逼急了,直接帶著渤海城北上投靠吐蕃,那才是舉國動盪。
所以剛才東方豪和楚瑜談的一唱一和,才是最好的辦法,能夠給天下一個交代。
國君面子上也過得去。
甚至表面上看,這還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開疆拓土啊,還不牛逼嗎?
當然,這也算是齊國公在國君臉上狠狠打了一個耳光。
國君能忍下這口氣嗎?
………………
楚瑜又給東方豪倒了一杯茶。
“不管國君最後旨意如何,但老夫這一戰算是輸慘了。”楚瑜捋了一把鬍鬚,“真是少年可畏。”
“刺史大人的功勞,您的苦心,相信國君是看在眼裡的。”東方豪道。
“哎!老夫和齊國公歲數差不多,如今跌了這個大跟頭,怕是再難爬起來了。”楚瑜一聲長嘆。
“那不至於吧,本公子相信大人定有造化。”東方豪笑道。
他這話說歸說,但是對楚瑜的下場,他真的不敢確定。
在渤海城一戰,楚瑜確實為國君挽回了一半的局面,至少沒有讓齊國公府奪走整個膠州群島。
這樣一來,暫時起碼能夠在周圍群島進行牽制和監視齊國公府。
但是,楚瑜和齊國公府這一場鬥爭,結局確實是敗了。
國君又是喜怒無常,刻薄寡恩之人。
所以楚瑜結局究竟會怎樣?誰也不知道,完全在國君一念之間。
“起碼以後削藩新政和老夫無關了。”楚瑜道。
這話倒是確定無疑。
楚瑜的密奏已經用最快速度送往國都。
東方豪無法想象國君會是何等震驚震怒,整個朝堂會是何等震撼。
“如此,我們就算是談完了,那老夫就會老宅,等待國君的發落。”楚瑜起身道。
“山高水遠,後會有期!”東方豪起身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