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君西苑是龍江城數一數二的戲園子,一樓擺放著散座,二樓才是雅間。
雖是雅間,也只是左右兩邊以木板相隔,前方便是搭建高起的戲臺,樓下的茶客喧譁吵鬧的聲音一樣聽得清清楚楚。
眾福晉坐下後,便有人上來倒茶並送上戲文的目錄,只要出得起銀子都可以點一出摺子戲。
三福晉執筆一勾,點了一出《趙氏孤兒》。
不多時,臺上便已上演,裝扮程嬰的老生,身上是素色布衣,一頭白髮三千丈,正在悲情地講述趙武的身世。
三福晉輕輕地嘆了一聲,說道:“姐姐,你說這程嬰是不是讓人敬佩有加?含辛茹苦地把一孤兒撫養長大,待到功成之日便溘然辭世,多可惜!”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育養而親不待。這世間那,就是這樣難得圓滿。”二福晉嘆息道。
“兩位姐姐也太悲觀了,這只是一場戲而已。”五福晉笑道,“才不要把它當真呢,六福晉你說是不是?”
靜怡正端著茶碗喝茶,那茶到了喉中變得苦澀一片。
“歷史上真有其事豈會作假?更何況這世上當然有好心人抱養棄嬰兒的,否則怎會有‘生娘不及養娘大’的俗語?”三福晉笑眯眯地看著靜怡說:“六妹妹,你說是不是?”
靜怡放下茶碗,臉色有些蒼白,說:“姐姐說的是。”
這時樓下忽然傳來一片鬧哄哄的聲音,只聽得有人高聲說:“你這個禿驢哪裡不好去,偏生來這裡化什麼緣,擾了大爺看戲,你說你該不該打?”
緊接著便是一陣叫罵聲。
五福晉好事,探出身子往樓下看去,原來是一個小和尚被人踢倒在地正痛苦地蜷著身子,口中不住地說著什麼,臉上的青紫觸目驚心。
二福晉對身邊的丫鬟娜兒耳語兩句,娜兒便往樓下去使了些銀子說了些好話把和尚領上樓來。
隔著珠簾二福晉便不滿地說道:“這丫頭讓你去做件好事,怎麼反倒把人領上來了?”
簾外傳來那小和尚的聲音,他唱了句佛號,雙掌合十道:“施主種善因必能得善果,小僧是特地來謝過各位施主的,我佛慈悲必會庇佑各位平安吉祥。”
“小師傅,那些銀子,就當我們姐妹添的香油錢,再說施恩莫圖報,我等姐妹都是虔誠向佛的人,小事一樁,不足掛齒。”
“小僧替蘭臨寺謝過各位,蘭臨寺年久失修,小僧四處化緣,實屬無奈之舉……”
“小師傅無須客氣,娜兒,再拿十兩銀子給小師傅。”二福晉開口道。
“你是蘭臨寺來的?”靜怡盯著那珠簾,心底塵封已久的思念重新被勾起,“蘭臨寺裡可有一位蒲行大師?”
小和尚驚訝道:“夫人怎會認識我師叔?師叔本來一直在蘭臨寺開壇講經,直到五日前師叔接到德明城來的一封信,說是有一出家前便相識的故人病重,已經匆匆離開龍江城,真是不巧,施主若要見他,怕是要再等些時間了。”
靜怡的臉色瞬間蒼白,故人?病重?她的手都有些顫抖了,一種不詳的預感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