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浮出水面。
方友群率先失望道:“陽哥,是個土包。”
“那可不是什麼土包,那是一個海島。”項陽笑道。
“島?”方友群瞪大眼睛,直接道:“不可能。”
“沒什麼不可能的,每年海面上消失和新誕生的島嶼都有無數座,這不過是一座新誕生的暗島罷了。”項陽道。
“什麼?海島還會消失?”這下,大夥都驚訝了。
“這完全就是不科學的事情嘛。”
“恰恰相反,這就是科學。”項陽笑了笑,“如果把地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半球,那地球中心點應該在太平洋橫跨南北緯和東西經的交界點上,這個點恰巧被倒黴的吉里巴斯包圍在內。吉里巴斯雖說陸地面積只有800平方公里,但算上海域面積的話,卻有350多萬平方公里,我們就以吉里巴斯來舉例。”
“倒黴?這吉里巴斯為什麼倒黴?還有,我們為什麼要拿它舉例?”方友群疑惑道。
“說吉里巴斯倒黴那是因為其他島國都在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陸地面積儘量擴大,哪怕沒條件也要填海造地。唯獨吉里巴斯,它在40年前獨立時還有813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40年後的今天,少了13平方公里,只剩下八百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項陽答道。
吉里巴斯在國際上的地位十分特殊。
大約在5000年前,南島人開始在吉里巴斯區域生活,19世紀初英國藉著鋪設太平洋電纜的機會將其納入日不落帝國,後來又送給美國。
可惜,美國並沒有把吉里巴斯當成海外領地,二戰後在吉里巴斯進行了一系列的氫彈試驗。
大家都知道,氫彈的原理跟原子彈是有很多相似地方的,其中最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有核輻射。
一系列的氫彈試驗讓原本天青海藍的吉里巴斯,變得至少有10%的土地是無法居住的生命禁區。
儘管這些進行核試驗的海島都比較偏遠,但核輻射擴散導致周邊很多座島礁都被汙染。
更倒黴的是,吉里巴斯因為氣候變暖的原因,有兩座進行核試驗的海島被海水給淹沒了,如今附近海域連漁民都不敢去。
當然,只是漁民不敢去,並不是說那片海域底下就毫無生命了。
無人水下相機在那片海域發現了不少的生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是一種不能吃的怪蟹,那種蟹的力氣極大,肢體極長,它們比一般的螃蟹更加嗜血兇猛,有生物學家懷疑那是經核輻射後的變異生物,但這個說法一直沒得到主流科學界的任何。
還有一種生物則是一種白色的蠕蟲,它們的習性跟海參一樣,也是夏天夏眠,越冷生長速度就越快,如果氣溫上升,就會化成一灘水消失掉,外貌出了顏色也與梅花參大體相似。
這種生物也被人認為是受核輻射影響後誕生的變異海參。
當然,吉里巴斯的國人日子還是過得挺舒坦的,這要歸功於世界和平。
作為太平洋上的一個偏遠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