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項陽在荒島上烤燒烤,跟船員們陷入了狂歡。
另一邊,一艘大船正向著這荒島的方向航行,船上的人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巖龍村,伍世文抓住機遇,做賭蚌生意賺了些錢,他在蓮花縣裡租了一個鋪子,做起了珠寶生意,隨著生意逐漸走上正軌,店裡不需要他經常去了,他手裡也逐漸地有了些閒錢,所以他又動了其它賺錢的心思。
一開始,伍世文是跟父親商量,準備再到龍城市裡,按照既有的商業模式,將自己在蓮花縣成功的經驗,照搬到龍城市裡再複製一次。
可當伍世文在龍城市裡轉了幾圈後,他猶豫了。
幾天下來,真可謂是出師不利。
地段地段沒選好,吃飯住宿倒花了一大筆。
又因為不熟悉大城市裡的道路,因交通違規的原因,駕駛證分也被扣光了,還罰款了幾千塊。
看中的兩個地段的店鋪,租金都高得要死,預算下來,光店鋪裝修與首筆的租金加起來就得過百萬。
而且在龍城市裡,競爭不是一般的大,幾乎每條街上都有幾家的珠寶店或金銀首飾店。
這個價格,顯然是將伍世文給嚇到了。
先不談他在龍城市的激烈競爭裡能不能賺到錢,光這個開銷,就不是他能承受的。
於是,伍世文將主意打到了海上。
在跟家裡商量之後,伍世文果斷拿出了自己在蓮花縣裡賺到的錢,又用流水在銀行內貸了一筆,家裡也幫他出了一點,店鋪跟房子也都抵押出去了,一咬牙,花費三百萬買了一艘大型二手流刺網漁船。
當然不是伍世文一個人買的。
伍世文在蓮花縣做珍珠生意是賺了個鉑滿盆滿,可畢竟根基尚淺,讓他一口氣拿三百萬出來那是殺了他也辦不到的。
伍世文牽頭,出了一百多萬佔了大股,村裡有十幾戶人家都入了點小股,就連賀明德跟項父都各扔了幾十萬在裡面。
雖然是流刺網漁船,但卻比項陽的第一艘流刺網漁船要大多了,單論大小,跟項陽的那艘大型遠洋漁船都有得一拼,船長58米,寬接近13米,船艙分四層,有獨立的活水艙、儲物艙、冷凍艙、船員宿舍以及食堂,只是因為是零六年的老船,所以沒有加工生產線,不然完全可以當一條大型遠洋漁船使用。
入股的人全部都是算乾股,沒有什麼技術股的說法,想上船幹活的,船員工資另算。
船開回來後的當天,也就是項陽上次率領船員們到達公海的途中,伍世文就也率領船員們出海了。
先不說伍世文曾經作為項陽的船員,跟項陽出過海。
流刺網漁船的第二大股東賀明德,那更是在海上漂了十幾年,完全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