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了不收禮金,但宋文蘭他們沒有一個是空手來的。
宋文蘭拎了一條大青魚和一條大鰱魚,宋文慧拎了一個鐵鍋,宋文娟則抱了一箱核桃。
“你哪弄到的鐵鍋?”宋璋鳴有些無奈地看著二閨女。
哪有人回孃家帶個鐵鍋的?
宋文慧擦了把汗道:“我大伯從山省帶回來的,那邊的鐵鍋可有名了,他一口氣買了五口。他自家留了一口,給我們一口,我婆婆娘家送過去兩口,這一口是特意讓我帶回來的。”
她沒說的是,她大嫂為了給自己孃家弄一口鍋還鬧了一場,大伯愣是沒肯給。
陶靜霞看向宋文娟,“你咋帶了一箱核桃過來?”這邊習俗一般是給產婦或老人送核桃的。
“別提了。”宋文娟嘆氣道:“一個顧客欠了賬不肯還,催了幾次,結果就拿這東西抵賬了。”
“那你拿回來幹什麼?這東西很賣得起價格的。”蔣玉蘭道。
“沒事。”宋文娟笑道:“不差這一點,店裡生意好著呢。”他們夫婦的傢俱店在去年年底開起來了,雖然借了錢,但開店不到半年就把賬還了,如今就是淨賺的了。
宋文蘭拿回來的青魚和鰱魚都很新鮮,宋文國利索地給料理了,微笑將兩個腦袋和尾巴都留下,打算熬魚頭湯,剩下的肉段醃起來,宋文國和宋璋鳴都愛吃這一口。
趙君赫帶了一支笛子過來,還現場給微笑他們吹了一首《小燕子》。
“怎麼樣?”完了,他揚了揚下巴一臉得意。
微笑他們齊齊拍手,“君赫哥你太厲害了!”
趙君赫還算是有些音樂細胞的,靠自學就把笛子給學得有模有樣的。
這一天,微笑做的魚頭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尤其是趙君赫,他一口氣喝了三碗魚湯。就這樣他還嫌不夠,摸著自己的肚子滿臉可惜地看著剩下的魚湯。
微笑心中一動,開口道:“君赫哥你喜歡吃魚的話可以學釣魚啊。”
上輩子趙君赫可是一位釣魚發燒友,家裡光是魚竿就有二十幾把,花在這上面的錢不知道有多少。一到放假,別的男人是酒吧夜店到處跑,他則是到處找河釣魚。
微笑當然知道趙君赫並不是特別喜歡吃魚,上輩子他釣的魚基本都是送親友的,他享受的本來就只是釣魚的過程。
不過現在嘛,對於趙君赫而言果然還是結果更重要。
微笑記得,上輩子趙君赫不止一次說過想要開個釣魚場,可惜他手頭錢不夠,再者那會都被別人搶了先機,他再跟風的話很難賺到錢。
他總說要是早兩年開始釣魚,他就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
如今,微笑就將這樣的機會送到他面前去。
趙君赫不知道微笑的想法,聞言撇了撇嘴道:“不成,能釣魚的河裡都沒什麼魚,有魚的河都不讓人釣,我才不費這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