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譽的忽至,直令在場的人皆心生搖盪。
相比殷俊的純友誼情懷,其他人就顯得複雜多了。
建武帝老神在在,表面上古井無波心裡頭卻在猜忖齊譽的想法;李宏裕則是驚喜交加,同時還泛起一種得了依靠後的如釋重負感。
唯獨李良吉特殊,第一時間他竟萌生出了一些曼妙遐想。既然齊譽未死,那麼是不是可以把新制的事往後放一放?以他當下的勢力和威望,應該可以做到撥亂反正、平息波瀾。
「愛卿,一晃數載,別來無恙?」
「勞陛下掛念,臣一切安好,在這裡,臣先恭喜陛下脫離沉痾、康復如前。」..
「……」
似乎,齊譽早就猜到了李良吉的企圖,藉著行禮的機會,便趁機將其引向一邊暗下私聊。
且,還不等其金口微張,他就一襲冷水潑了下來。
「陛下,你莫不是又泛起了維護舊制的想法?如果是那樣請恕臣直言,即便臣傾盡肱股之力鐵腕維護,最後的結果依舊是螳臂當車,無法使大勢迴旋,於歷史洪流面前,臣這張小帆最多也只能穩一時動盪,再苛求就有些不現實了……假若說,臣哪天不在了,大奉的天下誰來維護?屆時,依舊會像現在一樣刀兵四起,即使我叮囑小彤竭力翊奉,也無法再控時局。」
「可是……」
「陛下,於大勢面前,任何勢力都是過水流沙,此乃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左右。即便上蒼不生你我,規律依舊不會改變,頂多,也就是再晚上個幾年而已。我相信,這段時間內,陛下也大致瞭解了南洋以及大華的發展方式,以您超然的智慧,一定可以從中看出道道。」
「這,唉……」
李良吉渭然唏噓,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看得出來,這番話確實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齊譽見狀繼續勸說:「就目前國內的波瀾,臣確有能力設法平息,但努力換來的,也不過是一時的苟安而已,將來依舊會再度重演。只有從根本上化解,才能杜絕困厄之源。不瞞陛下說,我很想趁此時機來促成華夏的大一統,若事成,戚景就會因了卻後顧之憂而釋放兵權,所有勢力都團結在以大奉為核心的陣營上,如果失此良機想要再尋可就難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陛下眸光萬里,慧眼如炬,一定能看得明白。」
言外之意就是,你是想要一時的苟安,還是整個民族的長期繁榮?
若以民為本,就應該順應天意。
「陛下,天下為公……」
「且容我再思一二……」
現在的李良吉有些糾結,顯得有些猶豫。
是呀,放手權利,談何容易?
對於權利,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某些人的眼裡,權利代表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感,同時也是鞭策自己前行的源動力。而在另一些人的看來,權利卻是身份的象徵,也是與生俱來的慾望。
前者,自然可以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淡淡然然無愧於心。但凡是出現糾結者,必定屬於後者無疑,也就是虛榮心和慾望心作祟。
鑑於此,齊譽勸說的重點主要放在克服慾望和虛榮方面:即使沒有天下為公的責任感,總也要留個好名聲不是?
他深知,李良吉屬於那種極愛護羽毛的君主,對於能名垂青史這事他看得極重。
以此為由,或許可以說得動他。
又過幾日,大奉的時局開始愈發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