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譽認為,海戰基本無虞,獲勝屬於是大機率的事。
如果運氣稍好的話,還有可能做到全殲敵軍。
這可不是信口胡諂,而是有事實依據的。
首先,雙方兵力已然相仿,即使加上被調虎離山去的那三成軍隊,對方的總人數也不過多一倍來許的樣子。
單從牌面上而言,彼此旗鼓相當,並不再落於下風了。
其次,有飛彈帶來的射程以及快發等代差優勢,實施吊打已經具備了理論基礎。
總體上看,獲勝懸念不大。
可是,制勝之後自己又該處置呢?鳴金收兵,待略作休整後擇日再攻?
如上是常規操作。
但齊譽覺得,如果這樣做就失去了乘勝追擊的難得時機。這種節骨眼,絕不能給對方任何的喘息之機。
一鼓作氣,才是正解。
鑑於此,他擬定下了類似總攻的全盤計劃。
即,在海戰得勝後,立即展開登陸作戰,以地毯式的血洗拿下地面要塞。
此節,可以熱氣球為代表的空軍於最前負責高空轟炸,地面軍則是緊隨其後進行補槍。
這種配合方式,絕對可以形成強大威力,令敵軍短時間內陷入絕境。
熱氣球軍的威力毋庸置疑,對於此,齊譽百分百地相信。
這一張王牌,也該是時候發揮重要作用了。
就這樣,齊譽在主力攻擊艦船的身後,安排了備用的水師陸戰隊。
兩棲兵力,一齊出徵。
……
於十日後。
這場大戰終於落下了帷幕,瓊軍以大捷的方式摘得了勝利果實。
正如齊譽所料的那樣,此戰做到了全殲敵軍的水面力量,並且還活捉了一眾敵酋。
地面戰爭也無懸念,完全就是剁瓜切菜,以絕對優勢展開碾壓。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當然了,瓊軍也為此付出了一定代價,死傷消耗再所難免。不過,這種代價處於可接受範圍內,不必過於糾結。
對於最終結果,全軍都甚為滿意。
尤其是皇帝李宏裕,直接興奮地輾轉難眠。舒爽的他,更是在慶功會上好好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只見!
臺上的他高高舉杯,臺下的將士們三呼萬歲,看起來就像是宮廷宴一樣。
酒過三巡,天子開始步下高臺,並率先跳起了久違的蹈舞禮。
此役打得酣暢淋漓、揚我國威,怎能不好好慶祝呢?
見皇帝投入地扭來扭去,齊譽也不好意思再高座獨飲,他咂了咂嘴,也只得跟著聖駕搖擺了起來。
這麼一來,可就變熱鬧了。
給人的感覺,就是群魔亂舞。
齊譽搖了一會兒,有些汗流浹背,於是就故意放慢了節奏,改為是輕風拂柳。
皇帝見狀,也很識趣地作出配合,由快轉慢。
「少保,咱們的大軍何時啟航?」
「嗯,再等上幾天吧……」
其實,李宏裕也只是試探一下,並不是言語中的歸心甚殷。其真實目的乃是,想尋個理由去大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