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的援軍雖然對於海戰幫助不大,但,卻可以加強後方的安全和穩定。
只有岸基確保無憂,前線的將士們才敢放手去博。
這,就是所謂的前後銜接,不頭重腳輕。即使海戰遇到不利,後方的陸基也能守得住防守。
經齊譽這麼一分析,李宏裕便立即恍然了。
之前時,他一直以為,大華的馳援沒有意義,充其量,不過是虛張一下聲勢而已。現在來看,還是蠻重要的。
打仗,拼得乃是整體實力,並不是某個區域性優勢。
只有做到前後兼顧,才有可能笑到最後。
不僅大華的馳援軍及時趕到,洪濤排程的後勤軍也跟著接踵而至。
瓊軍目前呈現出的姿態,無一????????????????不表明齊譽的決戰之心。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統一南洋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像現在這樣興師動眾,更沒有大規模地運輸過補給。
由此可見,他相當重視。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這一回的對戰,幾乎把瓊州的家底掏了個精光,無論是儲備糧食、還是應急軍備,全都被一股腦地搬過來了。
傾盡所有、不遺餘力。
開玩笑,面對史詩級的超級來犯,齊大郎哪敢有絲毫怠慢?
這次的敵人,可是由外洋列強組成的九國聯軍,你敢大意,就會付出慘重大家。
只有保持小心,才能駛得萬年之船。
在二人抵達之後,小彤和洪濤便聞訊來見,向齊譽也順帶著向天子報告當下的軍務情況。
而闊別已久的高忠德等老部下,也興致匆匆地過來參見了。
霎時間,一種故友重逢的欣喜氣氛油然而生。
待公事交接完畢後,便進入了私下時間。
此節,齊大郎特地留下了閨女和女婿,以探討接下來的軍事事務。
常言說得好,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對抗外洋列強,一家人也應該好好聯手。
不過,在展開探討前,齊譽先將軍情的大概簡述了一遍。重點處,他特地提了提敵軍糧草不濟的事。
“父親,你是說,在西洋諸國內,存在著一股親華勢力?”
“從情報上看,確實如此。但是,我始終想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親咱華夏?”
莫非,他們良心發現了?
這絕不可能!
排除了這一條,就只剩下受外力影響的可能性了。可是,得是什麼樣的特別外力,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洪濤只到過羅剎國一帶,並沒有踏足過歐洲一步,所以,他對那地兒的風土人情以及政壇形式完全不熟。
而,小彤就不一樣了。
她曾經正式地造訪過外洋,對於其政治、人文、工業發展、商業狀況,都有著深刻的認知以及充分的理解。
這個,也就是齊譽為什麼會特地諮詢她的原因。
只有瞭解西洋的人,才有真正的發言權。
小彤思考了片????????????????刻,竟然,還真得被她察到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