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洪濤適才的這番表態,齊小彤才算是真正地踏實下來,並霽然轉喜。
同時,也對自己和他間的感情更加堅定了。
洪濤自然不知,這一席意外的考驗,卻是直接加固了他們間的感情,霎時,就到達了情比金堅的程度。
而聶家父女,也被他的道德恪守所感動,再沒有之前那麼糾結了。
這種事只可隨緣,確實不宜刻意強求。
好了,此事權且放下,還是先看看怎麼處理當下的事吧。
對於聶西山留下來頂罪的做法,洪濤是一千個一萬個的不贊成。
是呀,這是自己失手造成的誤殺,怎麼可以讓無辜者代己頂包呢?
男子漢大丈夫,必須敢作敢當,怎麼可以在損害他的情況下齷齪地苟活呢?
寧願慷慨去死,也不做損人利己之事!
於是,洪濤把心一橫道:“我既然做下了因,那就要承擔該有的果,冤有頭債有主,絕不連累你們聶家人。”
聽到這話,聶青蓮禁不住讚道:“哥哥果然是個膽色過人的大英雄,非一般人可比。”
說罷了,她又勸道:“哥哥乃是當世豪傑,就這麼折戟豈不可惜?依妹妹之見,你還是趕緊地走吧,逃得越遠越好。”
聶西山也道:“是呀是呀,留得有用身才是最重要的。小子你青春年少,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確實不應就此不前。”
讓我逃之夭夭?
倒也可以!
但是,這樣做卻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會給聶家父女帶來後果。
官府找不到自己,必然會拿他們試問,這樣一來,二人依舊逃脫不了被捉的命運。從結果上而言,這和聶西山主動頂包並沒有什麼區別。
依舊還是那種損人利己之舉。
你說,這該怎麼辦呢?
要不……彼此一起逃?
三人幾乎於同一時間想到了此計,所以,在互相對望了一眼後,全都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
雖然說,伏法認罪是律法所倡,但是,如果有求生的機會,誰又願意無端去死呢?
見他們有意離開,洪濤立即開心了起來。
聶家父女乃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倘若舍他們而去的話,就相當於是以怨報德了。
做這種的事,一輩子都不會安心。且,還會被千夫所指,萬人唾棄。
如果他們能隨自己一塊離開的話,所有弊端都可以迎刃而解。
後顧之憂也立即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