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齊譽便寫好了相關回信,一點時間都沒耽誤。
因關係重大,他還動用了最為先進的交通資源,以求最快速度送達。
於是同時,他還下令符賢,準備好隨時可能發生的軍事演習,免得到時手忙腳亂。
事情發展到這裡,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
剩下的事,就是耐心觀察了。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據段子成來報說,天竺的殖民者因不堪被掠奪的煩擾,已經萌生了報復之心。
因之前所嫁禍的乃是扶桑,所以,他們打算尋找該國秋後算賬。
以此作為理由由,他們便向段子成發來了一道正式文書,請求允許其艦隊穿越馬喇甲海峽,以臨東海報仇。
單從表面上看,這件事情好像很合理的樣子,但若仔細琢磨,就不難發現其中的不對。
外洋人雖然性格粗獷,但也不是沒腦子的二傻子,這麼久的時間,怎可能察不出其中的異樣?
再加上,他們之前曾向齊青雲叫囂,足以證明,他們並沒有真正地懷疑扶桑。
所以,他們是在撒謊。
再從軍事上分析一下。
倘若,他們真的傾巢而出,而齊青雲緊隨其後攻其老巢,那天竺豈不是要拱手易主了?
這種常識性的錯誤,洋人們怎可能去犯?
故,段子成判定,此中必然有詐。
所謂的動徵扶桑,不過是個矇騙外人的幌子而已,其真正的用意,應該是想奇襲齊青雲。
至於雙方是否真會大打出手,目前還看不出實質性的端倪。
或許,這只是洋人的變向警告而已。
但是,為了謹慎起見,段子成還是重視起來。
他於第一時間,就向齊譽以及齊青雲發去了軍情諜報,好讓他們心裡有個數。
有備無患,以防萬一。
段子成雖然看得比較清楚,但於某些地方,卻是有些想不明白。
齊小彤明明已和大不列顛交好了,那為什麼還會引發這樣的軍事衝突呢?
按道理來說,雙方不應該化干戈為玉帛嗎?
莫非是,她的歐洲一行出現了什麼差池,以致於交惡了彼此關係?
是與不是,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