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守衛,共有四個人。
他們皆是齊小彤的昔日門生。
就人情關係上來說,還是相當近乎的。
再加上,齊家現在得了朝廷的封爵,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人已經算是齊家的第一代家臣了。
門內出身,再加上現有的地位,在瓊州當地來說,可以算是於上層行走的人了。
從現實的角度上來看,實在尋不出他們叛變的理由。
除非,是遇到了極其巨大的利益誘惑,否則,絕不可能易主反水。
齊譽本著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摩自家人的基本原則,採取了以私下裡單一溝通的方式展開了詢問。
之後,再把他們的說辭進行對比,或許就可以看出誰有問題了。
這是一種極其簡單的對比分析法,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這樣做卻有一個特別好處。
那就是,此法既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資訊,但又不於明面上開罪於人,也算是一種比較和善的方式了。
直接逼問太過生硬,萬一誤中了副車,那可就是寒了忠義之士的心。
這樣一來,自己於心何安?
所以,還是含蓄一點的好。
原則就是,既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但也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公平,公正。
故而,齊譽採取了一種類似於交心的方式,和駐守的四人展開了私談。
那種姿態,就如同是嘮家常一樣,沒有任何的突兀感。
於無形之中,齊大郎就順利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資訊。
結果出來了。
憑感官上而言,這個四人全都不存在任何問題。他們赤膽忠心,盡職盡責,比那蒼竹還有氣節。
至於臆測中的偌大利益,也沒能察出存在的跡象。
在他們駐守期間,既互相輔助、又互相監督,誰做了什麼全都是一目瞭然,絕不存在看不到的灰色地帶。
最終結論就是,這些人沒有一人具備作案的動機。
除非,他們沆瀣一氣、同流合汙,合起夥來編造謊言。
但,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齊家雖比不上皇室裡的天潢貴胄,但也是民心所向的一方豪門,即使從人要臉樹要皮的道德底線上來看,他們也不可能監守自盜。
再說一下,他們的口供內容。
大致上看,非常嚴謹且保持一致,沒有明顯的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