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大人的意思,難道是想讓他們兩方繼續地打下去?”
“那是當然!之前的這一役,不過是小試牛刀而已,並沒有傷到他們的筋骨,倘若就此罷手,過不了多久,他們可以緩過勁來。而這種結果,並不是我想要看到的。”
此話,確實在理。
只有鷸蚌搏命地相爭,旁觀的漁翁才有可能從中得利。
若只是隔靴撓癢的話,那就失去了挑撥離間的意義所在。
庾海品了品,試探著問道:“齊大人,你是不是想給扶桑支招?”
“確有這個想法。”齊譽點了點頭,又道:“在某些時候,幫敵人出謀劃策,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只要利己,何樂而不為?”
“那,大人又打算如何個幫法?”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指點扶桑人如何去砸碎高麗龜船的烏龜殼!繼而,玉成扶桑軍隊接下來的登陸作戰,最後,讓他們雙方展開殊死相搏。”
庾海又問:“對此,大人可曾思到什麼妙招?”
“妙招?我已經想到了!但是,卻不知該以什麼樣的途徑傳授給扶桑人,好讓他們舉一反三。”齊譽捋了捋須,皺眉而嘆道。
聽聞此言,庾海不禁微微一驚。
就齊大人這話裡的意思,怎麼感覺破解那高麗龜船,就如同捏小雞子似的一樣簡單?
他委實掩不住心裡的好奇,而主動地問道:“齊大人,這龜船之固,你打算如何破之?”
齊譽淡笑著說道:“其實,這非常簡單,只需略施手段便可辦到。且,手段還不止一個。”
“恕海愚鈍,還請大人詳解!”
“好說……”
接下來,齊譽便把自己構思的手段講了出來。
按照他的說法,要想擊破烏龜殼,共有兩種方法可選。
第一種是,打造一支比對方更為銳利的犀利之矛,並以此來擊破對方羅列的防護盾。
扶桑人不是在龜船的艄頭處,安裝了一個可以衝擊的大錨嗎?
那,扶桑軍艦為什麼就不可以呢?
這個,就是所謂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且,扶桑軍艦的排水量以及噸位皆要用遠大於高麗龜船,在同等模式地對撞下,大船的一方無疑更具優勢。
這個道理簡單而直白。
大艦的錨更粗、更長,且一寸長一寸強,所以,以大吃小基本上沒有任何懸念。
這還不算,懸殊所產生的衝撞力的差異。
第二個方法更為直接,叫做是粗暴破盾法。
重點在粗暴二字。
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