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這波騷操作,卻是在朝野上下直接掀起了軒然大波。
賜婚齊家,這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有政客認為,此乃是皇恩浩蕩的具體表現。
齊譽他義薄雲天,慷慨援賑,陛下怎麼著也得有所表示吧?
而賜婚,便是最大的恩澤之一,足可讓齊家人光耀門楣了。
也有人認為,皇帝的此舉是意在撫慰南北平衡。
朝廷援助了漠北,卻未對南洋有所澤被,這麼來論,那就顯得有失公允了。陛下若秉承雨露均霑的公平原則,確實應該有所表示。也只有這樣,才能彰顯一碗水端平。
不過,以上這些全都為各自的猜測,至於皇帝陛下究竟是怎麼想的,目前還不得而知。
其實,困惑感最大的就莫過於是梁英忠本人了。
這等好事,也來得有點太突然了吧?
作為當事人,他沒敢胡言妄語,而是選擇了默默靜觀。他覺得,待摸清楚了具體情況之後,再做權衡不遲。
這才是老政客該有的態度,不會因為外界的影響而雞血亂來。
除了像他這種保持沉默的,還有一些敢於仗言的。
就比如說禮部尚書康煜康大人,他就竭力反對這門親事。
“陛下,齊譽他道德淪喪,配不起您這樣的皇恩浩蕩!”
“哦?愛卿何出此言?”
“回陛下,微臣想於今天彈劾他齊大人!”
“什麼?彈劾?”
皇帝聞言露出了困惑之色。
你反對這樁賜婚也就罷了,何必非要抬高到彈劾的高度上來呢?
即使有些差差點點,也不至於如此呀!
然而,康煜卻是義正言辭道:“陛下,臣彈劾齊譽並非是一時戲談,而是握有真憑實據。此人道德,確實存在問題,還望聖天子英明決斷。”
皇帝端正了顏色,問道:“愛卿呀,你究竟想要彈劾齊愛卿什麼呢?”
康煜拱了拱手,肅然說道:“回陛下,齊譽他在鄉試的過程中存在徇私舞弊!”
嗯?
怎麼又扯到鄉試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