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裡的《三國演義》中曾有這麼一句話。
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而如今,小彤卻把這個傳說中的比喻做成了現實。
雖然說,她沒有真正地拔劍取下敵酋的首級。但是,那暗中的一杯鴆酒,卻也是悄無聲息地毒殺掉了貢榜軍的總瓢把子。
這麼一來,誤會可就變得有些複雜了。
你看看,寮國主帥於主場設宴,邀請作為盟友的暹羅、貢榜二帥帳內小飲,然而,這酒才剛剛喝了一半,貢榜的一哥就突然嗝屁了。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寮國主帥他居心叵測!
遇到這種情況,任誰都會感覺百喙莫辯。
為此,他特地指天發誓說,這事真不是他乾的,若說假話,天打五雷轟!
可問題是,發誓也不好使呀!
要知道,人家可是喝了你的酒才掛掉的,怎能脫得了干係呢?
寮國連忙主帥自辯說:彼此同飲一壺酒,若真是有毒的話,我又豈能獨善其身?
似乎……也有道理。
倖免於難的暹羅主帥感覺有點膈應,雖然他嘴上不說,但心裡頭卻是提防高築。
氣氛很尷尬,也很僵硬。
直到貢榜的二當家被扶正上位之後,這場風波才算是平息了下來。
主要是因為,這位新晉級的軍官心情大好,所以才決定不予以追究的。
不過經此一事,三方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有些微妙了,有點像是同床異夢的好基友。
這是真的。
據說在此之後,他們誰都不再去吃對方的酒,也不再去喝對方的茶。甚至,能不碰面就不碰面。
然這麼一來,軍事方面就因缺乏溝通而出現了緩慢和停滯的狀況。
這對於瓊軍來說,是很有利的。
在私下裡,也有不少人懷疑過,這事會不會是外人投的毒?可是,軍中戒備森嚴,哪有機會做的到呢?
他們尋思來、尋思去,卻依舊沒能猜出是誰搞的鬼。
見如此,小彤不禁慶幸起來。
呵,計謀居然得逞了。
從結果上來看,這種毒
殺的方式確實要比揮劍斬首要高明的多。此法,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全身而歸,還達到了離間敵人的目的。
可見,運用好智慧是多麼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