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科的總成績上來看,可謂是相當不錯,甚至稱得上是文教斐然。
先說傳統科舉這塊。
這一科中,共角逐出正榜舉人八十多位,副榜孝廉一百來人,建樹上非同一般。
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將會進京趕考,於科舉路上再進一步;而另一部分,則有可能走入仕途,開啟人生中的新篇章。
無論是哪一種,都屬於是回報社會、學以致用。
至於理工這塊,共選拔出兩百多個的高精尖人才。他們,或將進入研究院中繼續進修,或將步入核心工廠擔任總工。
這兩者,也屬於是在為瓊州的建設添磚加瓦,同樣令人期待。
齊譽瀏覽著新出爐的今科榜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自己絞盡腦汁設計出的教育體系,現在終於結出了可喜的碩果。
教育乃是一種長線投入,急不來的。
它不僅需要財政上的鼎力支援,還需要年復一年的不斷付出,只有恆心不改、堅持依舊,才能培育出真正的有用人才。
簡而言之一句話:有付出才有回報!
對於自己所力倡的科學教育制度,無意中又更堅信了一步。
現在已經放了榜單,再接下來,就是關於鹿鳴宴的事宜了。
這是保留下來的傳統禮制,絕不可少。更何況,今科還是瓊州有史以來的最佳文教政績,又豈能不重視呢?
齊譽作為一方首牧,必須參加。除了他外,還有布政司以及禮房的官吏,等等。
這個環節中,評判的座師是不方便出席的,所以,楊恭林就被排除在外了。
擬定好了出席名單後,齊譽便讓禮房的人去作安排了。
這些個瑣事,自然不勞老大費心,馬仔們就負責搞定了。
翌日。
齊大郎換了一身適宜得體的衣衫,配羽扇青綸,準備去參加已經備好的鹿鳴宴。
才剛剛邁出都堂的門檻,就見安德里興致沖沖地跑過來了。
“齊大人,你這是意欲何往呀?”
“呵呵,自然是去赴宴了!”
齊譽見他明知故問,便沒好氣地回了一句。
他還真猜對了。
安德烈這廝,確實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鹿鳴宴早已做出了公告,他自詡是華夏通,又怎能不曉得呢?
齊譽咂了咂嘴,淡笑道:“安先生日理萬雞,怎有空來到我這裡?莫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