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需要弄清楚,對自己有偏見的那個老叟究竟是何許人也?
這是齊譽迫切想要解開的困擾謎題。
結果,心想事就有成。
是的,沒過多久,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被揭曉了。
據暗察之人回來反饋說:那個老叟姓岳、名叫四先,是一個致仕已久的賦閒老人。不過,在下野之前時,他曾在詹事府裡擔任過某種閒職,和當時還為太子的今上產生過交際,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在官場上樹立了地位。
此外,他還有著另外的一層特殊身份。
哦?
又是啥呢?
說,這個嶽四先的背景頗有些不凡,他是已故老承恩公的小女婿,即,已崩的太皇太后的親妹夫。
按老百姓的話來說,他還是太宗皇帝的連襟,是先帝爺的遠房姨夫,若從輩分上計較,當今天子還要叫他一聲姨姥爺。
看得出來,他乃是貨真價實的皇親國戚。
只不過,關係上稍微遠了那麼一點點,當下已經淪為了吃老本的老親。
在弄清楚了這個腦筋急轉彎般的複雜關係後,齊譽開始思考起來:自己和這老匹夫素來無冤無仇,那麼,他又為什麼憎恨自己呢?
難道是……因為燕王的關係?
齊譽琢磨了老大半天,在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之後,最終,也只得出了這麼一個勉強才能說得通的結論。
憑心而論,這個推敲委實有些牽強,邏輯上不太成立。
齊譽捋了捋須,又問:“除了這些之外,你還查到了什麼?”
“回大人,在下在嶽四先的院子裡,發現了一些剝開了的花生殼。”
“啥?花生殼……”
“是!”
不對,這非常的不對!
究竟是哪裡不對呢?
且聽分析:
就眼下來說,原產於南美的新農作物,全都在瓊州境內進行育種,為了能夠達到更為科學的拓展效果,自己專門還頒佈了所謂的倡導令,以增加種糧的積累數量。
那麼問題來了。
既有這樣的限制,這些花生又是怎麼來到京城的呢?
要知道,在瓊州與內地之間,並不存在陸路相通的往返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其所有的對外輸出,都要透過碼頭為基礎海運實現,從這一點上來看,應該是有人成功地矇混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