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有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是年二十八,按照上述諺語來說,應該要準備發麵蒸饅頭了。
其實,這天還有很多事可做,除了蒸饅頭外,還要過油炸酥肉、炸丸子,等等。
雖然北來南下這麼多年,但齊譽家一直保持著故鄉永川時的原味風俗,遞年過油,從不落下。
而今天,就是早就擬定好的過油日。
和往年同,早在小年這天,官府就宣封印放假了。然而,齊大郎還是加班加到了過油這天才算完事。
沒辦法,緊急的公務實在太多,也不得不佔用一下自己的私人時間了。
哦?都是哪些緊急要事呢?
大致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關於搬拆案的善後事宜。那些個被騰出來的空位,必須得到及時補充,否則,待年後開印時,很有可能會出現公務處理不暢的情況。
其次就是關於轄區內各屬官的年底述職,這些事情必須重視,哪怕多耽誤些時間。至於佈政重點,自然是關於橡膠的採集工作,此事非常重大,不容有半點含糊。
除了以上兩事,還有就是開年之後的文教科舉了。縣試排在最前,才入二月就要全面展開,若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哪能安心過年?
如此多的纏身政務,也難怪齊大郎忙活到年底才休了。
且說齊譽下衙回家,才剛剛步入家門,鼻邊就有一襲濃郁的油炸香撲面飄來。
嗯,是油炸帶魚的味道。
可是,這香味裡又夾雜著一股子焦糊味,難不曾說,火燒大了?
看樣子八成是了。
齊譽摸了摸鼻子,心中感慨道:娘果然老了,居然連自己擅長的油炸帶魚都逮不住火候了。
正唏噓間,忽聽背後飄來了周氏的聲音。
“阿瞞呀,你在這大門口長吁短嘆些什麼呢?”
“呃……”
齊譽聞聲轉過身去,卻見老孃正提著一個豬頭以及兩大掛豬下水健步如飛地歸來。
他先是一怔,後奇道:“娘,你沒在咱家後院過油?”
一提過油,周老太太立即笑道:“咱這個家越過越大,人也越來越多,現在已經用不著我這個糟老婆子去忙活了。”
這話乍一聽似是自嘲,但仔細一品卻又覺話裡有話,感覺甚是怪異。
齊譽聽得微微發懵,都有點找不著北了。
雖然感覺上找不著北,但他的腳步還是不由自主地朝著北側的廚房走去。
他很想看看,到底誰在後院過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