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寒門仕子 > 第572章 文教之弊

第572章 文教之弊 (第1/2頁)

書接上回,討論科舉年。

庾海略歸納了一下,分析說道:“理科方面的考試沒什麼大問題。就當下來說,相關的各項制度已得完善,一切流程按部就班即可,基本上可保無虞。然,傳統的科舉制度依舊如故,沒有革新,仍是佔用著大量的公共資源。”

科舉制度始於隋,興於唐,盛於宋,本朝至臻。經過這千百年來的不斷打磨與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嚴謹的制度體系。其優點良多,但弊端也十分明顯,總體來看,瑜不掩瑕。

要不,來番大刀闊斧做出改進?

不可!!

這種觀念已然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絕非地方官所能晃動。除非有一天,你能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或許那樣,你尚有資格動上一動。

不過在此之前,一切還得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保持原來的樣子。

資源太過浪費?

那也得認!

想到此,齊譽慷慨道:“為拓寬轄內學子們的前程,我何惜資源浪費?況且,咱們衙門收取了民之賦稅,那就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倘若吝嗇財政,虛與委蛇,終會被老百姓們戳脊梁骨的。我還是那句話,任何施政都要以民為本,這一點不容半點含糊。”

好一句以民為本!

本是平心靜氣彙報的庾海,在聞此言後立即激情澎湃起來,大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慷慨情懷。

在壓住了心間的波瀾後,他才續稟道:“關於科舉方面的規劃部署,我想和你大略地報上一報。”

“庾大人請說。”

“從大面上來講,咱們明年的科舉先後共有四場大考。分別是,年後二月時的縣試,五月時的府試,丹桂飄香時的院考,以及入冬前的秋闈。然而,這四考首尾相連,期間休暇甚少,必須要提前準備才行。臨抱佛腳?那肯定是來不及的。”

是啊!

現在的瓊州,已經晉升為了省府級別的行政劃分,而轄區內的文教配置,自然也會隨之水漲船高。和以前相比,又多出了生員院試以及舉人鄉試這兩場大考。

上一屆時,瓊州尚歸屬廣東省管轄,這兩考,自然由那時的時任巡撫陸博軒負責。現如今,瓊州已然獨立成省,就不可能再依賴他人了。

簡言之,必須自己搞定。

庾海在說完了總體概況之後,又專門挑出了幾處‘難處’細而講之。

先說院試,這一關考題以及批卷全都由省府衙門自行負責,朝廷的禮部完全不參與,也就是說,這一考可以理解為是省府衙門的份內事。

至於難點,自然是所涉及到的出題和批捲了。

若在以前,這事只能交由貢士出身的孫曰恭來辦。然而,此人的觀念太過偏拗,無法做到公正取才,此為大弊端。不過,洛淵的來瓊卻是一舉解決了這個難題,若能有他這種大祭酒在那坐鎮,誰敢胡亂來呢?

庾海的意思就是,他想讓齊譽出面搬請洛老,以促成此事。因自己的威望太低,面子太薄,也只得勞煩上司代往了。

齊大人點點頭,道:“這事由我來辦,不難玉成,可放寬心。”

庾海尷尬一笑,回說:“太好了,那就拜託大人了。”

接下來,就是關於鄉試方面的問題了。

就屬性上來說,鄉試和院試大不同,一個為朝廷選才,一個為地方掘能,兩者雖同為科舉考試,但不能相提並論。

鄉試考卷的題目皆由內閣成員親命,地方官不能參與其中。而監考批卷的座師,也全都由禮部尚書親自指派,地方官也同樣無法染指。

由此不難看出,在選拔舉人的鄉試的環節中,地方政府只是扮演了一個管吃管喝的東道主而已。雖出錢出力,卻是連個客串路人甲的機會都沒有。

最新小說: 元末翹楚朱元璋 調教亂世 爭天下從吃軟飯開始 清冷侍衛竟黏上我了 絕世密地 團寵長公主 特編第一作戰連 王爺你墜入愛河了 奶奶說生活不易,種田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產房 烽火照煙京 血案迷蹤 覺醒讀心術,王爺怒撕和離書 穿成惡毒後孃,我靠養崽續命 春秋之晉國風雲 逍遙小司吏 一點相思兩世歡 玄幻:女帝姐姐我不想努力了! 瘋妃一心向膳 帶房穿越:反派BOSS幫我還房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