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戰的一說,在軍事領域有著比較清晰的定義。
它,主要是指以逐漸消耗敵軍戰鬥力為目的而進行的作戰。再當把對方的實力削弱到一定下限時,最後一把吃掉,這就是此戰略的核心精髓所在。
此外,這種戰法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己方的傷亡。
想當初,皇帝李良吉在御駕親征、討伐樂安城的燕王時,就曾經採用過此法。最終,他以類似‘熬鷹’的對壘方式,摘得到了勝利果實。
不過,齊譽的‘熬’法又有不同。
以守為主,包括但不僅限於是僵持對峙。時不時的,他還下令作出挑釁,以一種看似威猛的姿態逼向敵軍。
然而,僅僅只是虛放了幾炮之後,他便下令鳴金收兵了。
有點像是試探性的進攻?
差不多吧。
即使是試探,佛朗機也必須作出反應,因為,他們根本就沒得選。
方法只有一個,即,以犀利而密集的炮火,逼退來犯的敵軍。
為此,齊譽還特地尋了一個小本本,以記錄敵軍的彈藥消耗情況。
卻不知,佛朗機也同樣做了一個小紙板,以用於記錄瓊軍的日常消耗。
此乃何意?
佛朗機的某‘參謀’認為,己方雖然於實力上處在劣勢,但因背靠陸地,淡水的供應可以保證。而對方可就不同了,他們整日漂泊、無法靠岸,久之,飲用水必會斷給。
而到了那時,瓊軍將不戰自退。
雙方皆有算計,就看誰比誰更高明瞭。
且說前來會師的段子成,他在瞭解完了戰狀後便感慨說道:“齊大人的這招慢慢蠶食之策,確實是高明無比。既然已經佔據了主動權,何不再將壓制的力度加大一些?”
齊譽卻是搖搖頭,解釋說:“但凡遭遇消耗戰,皆不可操之過急,必須耐得住性子小火慢燉,若是火力大了的話,就有可能會造成鬻鍋的後果。即使有意提速,也要等到高忠德一行到了再說。”
這裡所說的鬻鍋,乃是比喻敵方戰艦的損耗,如果因為加大力度而不小心引發了對攻戰的話,那就有可能造成戰利品的損失,得不償失。
齊譽的想法是,這次的決戰,不僅要奪他們的船,還要收他們的命,兩者缺一不可。
好吧!
在觀完戰之後,二人便進入了船艙看座喝茶。
與此同時,也聊一聊各自分別後的近況。
段子成先就呂宋的經濟、軍事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後又很中肯地評價說:柳錦程此人雖無過人的文韜武略,但卻有著一顆勵精圖治的心。他在就職呂宋期間,事必親躬,任勞任怨,公務上事確實是勤勤懇懇。
什麼?妻弟有長進了?
齊譽聽後大為欣慰,笑容也瞬間燦爛了許多。
在笑過之後,他也對自己近程做了一番詳細介紹。
比如說,閩軍是如何來襲的,又是如何被自己消滅的。除閩之外,還有與安南國之間的互相博弈,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