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彥卻不知,齊大人的用意完全相反,他所說的亞,乃是泛指整個亞洲,其中的雄霸之寓,如若凌雲一般。
可是,他的這種博大情懷,又有幾人真正能懂呢?
或許,在這整個大奉國中,也只有蘇琉一人曉得真義。
說起蘇皇后來,就不得不提一下她的御君之術了。
這一招,她用的頗為精妙。
就皇帝來說,他每每遇到懸而不決的煩心事,都會不由自主地跑到她這裡來。
今天晚上就是如此。
聖天子在匆匆用過了御膳之後,便皺著眉頭若有所思地來到了坤寧宮,才進門,他便一屁股坐在那裡,繼續著他的苦思冥想。
這時,善解人意的蘇皇后連忙奉上貢茶,並挨在一旁靜靜地侍候著。
良久後,皇帝才忽然恍回過神來,對她笑問道:“梓童,你怎麼不說呢?就不說,問問朕為何發愁?”
皇后婉然一笑,回說道:“陛下若是想說,又何必等臣妾開口去問呢?”
嘖嘖,真好。
她的這一點,可比那些蓄意打聽的其他嬪妃要強多了。
那就和她說說?
善!
決定後,皇帝輕輕一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道:“今天,南洋的齊譽發來了八百里加急,他奏參指控,福建巡撫高明、嶽四先,以及衛增等人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不僅經營走私買賣的勾當,還私募武裝培養個人勢力!唉,這事呀,真是太令朕煩心了。”
皇后微笑著點了點頭,後繼續聆聽。
天子繼續道:“這事兒本沒什麼,公事公辦也就是了。然令朕真正煩心的是,這件事偏偏扯到了太皇太后之死,你說,如果真讓大理寺審理一番,豈不是又要惹起非議?”
關於太皇太后的死,可是費了老鼻子勁才算是壓制下來,如果再被公開提及,難不保會扯出什麼新犢子。
甚至,波瀾再起。
唉,無論怎麼說,謀害庶祖母都是折損名聲的壞事情,所以,能不見光就不見光,爛在歷史長河裡才是最好的結果。
要知道,現在的皇帝可是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的佼佼者,生怕聲譽上染上瑕疵,若是德行方面失守的話,日後還怎麼泰山封禪呢?
故,這事必須得壓下來。
可是,事實偏不如君意。
因為,殷俊在朝堂上公然開炮了。
更令皇帝感到不爽的是,他居然還拉攏了一眾同僚聯袂彈劾,把這事嚷嚷的振聾發聵,幾近繞樑三日而不絕。
你說說,這叫什麼事呀!
皇后表面上在那裡洗耳恭聽,心裡頭卻在暗思對策。
在她看來,嶽四先曾彈劾過自己,所以,堅決不能放過;另外,齊譽和自己有著互幫的約定,也就是說,他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敵人,不幫怎麼可以呢?
不過,這種幫襯不能流露的太明顯,否則,就有可能引起陛下的猜忌。
正思量著,忽聽皇帝問道:“依梓童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理?”
皇后眼睛一閃,笑答道:“處理此事,並不算難!陛下可一頭敷衍群臣說,定會召他們幾人進宮自辯。而另一頭,則以口諭的形式哄騙高明、嶽四先來京任職。等他們來到了天子腳下,就可以派遣內衛除之。只要主犯一死,大理寺那邊就無法立案了。”
嗯,好計策!
皇帝龍顏一舒,重新掛起了笑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