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讀得是搖頭晃腦,貌似很沉醉的樣子。
而聽眾們卻是一臉的震驚,愕得合不攏嘴,連腦中的思維都出現了斷片。
然後,就是很長時間的靜……
“咳咳!”
突然,皇帝的一聲乾咳,打破了這片沉靜。
群臣這才如夢方醒,停滯的大腦又重新運轉了起來:臥槽!大奉王朝這是開疆拓土了?
而且是齊譽之功。
老百姓們常說,一白可遮三醜,同樣的道理,一功也可抵扣三過。
換句話說,齊譽的政績雖為丙等,但是,他的功勞卻是相當卓著,完全可以抵消掉政績上的欠缺。
皇帝見群臣的反應‘失態’,反而是很滿意地點了點頭,道:“眾卿也都聽到了,呂宋和大灣乃是懷著欽慕來附的,而非是我大奉以武力相逼得來,此舉高度彰了我朝的道德典範。也由此可見,齊愛卿行得乃是以德服人之舉,並沒有傳言中的大興不義之兵。”
這句話,乃是蓋棺定論。
皇帝金口玉言,誰敢發出質疑?
現在的齊譽,就是御定的謙謙君子,此外,他還是一個於國有功的人。
此時的梁英忠面如土色,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就跟吃了一盤苦瓜炒黃連似的。
他本想著,借這廟堂之地羞辱齊譽,卻沒有想到,被打臉的那人居然是自己。
吳晚榮也很不爽,感覺這一腳踢出去,不僅沒能傷到對方,還把自己的腳踝給閃了。
其他朝臣的反應,則是呈現了兩極分化。
文臣們依舊在不斷糾結,齊譽在開疆拓土的過程當中,有沒有秉承‘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聖人之訓。
而武將們則是振臂高呼,在他們的眼裡,擴大版圖乃是不世之功,更是精忠報國的終極夢想,只要奪得寸土,都可以夠自己吹噓一輩子的了。只是沒有想到,卻被一介文官實現了。
皇帝左看看、又看看,心裡尷尬地想:怎麼全都吹噓齊譽,卻無一人歌頌朕呢?
“肅靜!”
“喏!”
靜下來後,皇帝忽然朝著身邊打瞌睡的三德子瞥了一眼,並惜字如金道:“宣旨!”
後者聞聲立即醒來,應道:“喏!”
此宣的不是別的,正是擢升齊譽為二品巡撫的聖旨。與此同時,原瓊州府也正式
晉升為了省府級別的行政劃分。
至此,大奉朝的行政劃分由原來的兩府十三省變成了兩府十四省,意義十分重大。
而齊譽,也正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有人歡喜有人憂,吳晚榮就有點坐不住了。
本來,他齊譽不過是個四品階的地方小官,而自己卻是堂堂京官三品,無論怎麼比較,都可以壓他一頭。再看倒好,他居然一個鹹魚翻身,爬到自己頭上去了。
你說氣不氣人?
“陛下,齊譽雖然建有寸功,但他的官場履歷尚淺,如此年輕就坐到了巡撫的高位,怕是那些老臣們聞後不服啊!”吳晚榮忿忿然地說道。
“不服?有什麼不服的?”皇帝白了他一眼,而後很豪邁地說道:“誰若有本事給朕開疆拓土的話,朕也會封他去做巡撫!莫不要吃不到葡萄卻說葡萄酸,說出這樣的話來噁心朕!”
這……
好吧!
您是老大,您說了算!
皇帝見眾人不再言語,便打算散朝了。
而此時,忽見齊譽持笏前趨說,道:“啟稟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哦?准奏!”
“微臣想為歸附我朝的前呂宋王請封‘安樂公’,望陛下應允。除此之外,微臣還想對大灣的一眾歸附土司請封‘子爵’……”